想找哪一朵雲?

Saturday, March 26, 2016

非行家走一圈


昨天, 我去了一趟國家美術館。

昨天趁著公共假日之便與朋友約了同去,終於走進了這座殿堂。之前在新林準備方面也沒多什麼,僅帶著open mind,反正身為藝術外行人的我,大概沒有什麼好大肆批評的。先看再說吧!

由政府大廈和前最高法院改建而成的美術館,對我來說就很有韻味(我是老建築控,走在有歷史積澱的建築裡常帶給我一種特殊的時間感覺,很迷人)。把頗有氣勢的老建築改建為藝術品的收藏、展覽地,等同於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這層考量本身就值得讚賞。

走進寬敞舒適的美術館,裡頭的展品呢,讓我看得還挺受用的。我對東南亞和新加坡藝術史的知識非常非常有限,看作品時更多的是依賴直覺,能夠感覺到情感共鳴的題材當然就比較喜歡, 或想更了解一些。與朋友邊走邊看, 有時會討論一下作品的題材、用色和特徵,交換一下心得。我們都不是專家學者的身份,因此都只以最平民、最直接的方式觀看、思考和言說所思所感。

我看我感我說。那樣, 也很享受了吧。

新加坡有這樣的藝術展覽場地,讓本土和區域的藝術作品有地方供民眾接觸,絕對是好事。有人或許會拿國家美術館和外國的各大美術館做比較,然後提出批評和建議。有批評和建議自然是有助於進步的,但我認為在做這些的同時, 也應當適當地鼓勵和讚許美術館團隊的努力和用心。沒有人或機構是完美無瑕的,很多成就更需要長時間結合有機規劃的積累,要求一步到位實在是太苛刻了。

至於讓大眾和藝術再貼近, 我相信可以做和應該做的bridging還有很大的商榷空間。一如文學可能被視為與普羅大眾有距離感的情況, 藝術不是多數人的bread and butter,可有可無,被理解為“難懂”和“不需要懂”難以避免。如何促動更多人走近藝術,讓他們跨過心理障礙,這應該也是美術館可以多加考慮的。否則只把參觀受眾局限在the converted, 而不用心打動更多人心,日後抱怨國人怎麼不如別國人那樣擁護自家的藝術寶藏,就只有莫可奈何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