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Saturday, September 7, 2013

談談“造句”

我記得我從上小學開始, 就喜歡造句。
老師會告訴大家,每一篇課文裡教的新詞語當中,哪些是必須做造句的功課,要我們回家完成。記憶中,老師語畢,周圍一定出現好幾張難過的面孔。
 
我則是高興的。
 
為什麼我會喜歡造句呢?其實, 令我著迷的是當中的挑戰性。在沒有人解釋過“造句”的目的(不就是用特定的詞語造出達意的句子而已嗎?)的前提下,我似乎已經有了模糊的意識,那並不是表面上看來那麼直截了當的事。要清楚、完整地帶出造句主詞的詞義,必須先正確地掌握詞語的意思,再動腦筋想出適當的句子——不羅嗦又不失其意。這並不容易,而我偏偏很喜歡這樣的“難度”。
 
老師常常警告我們不要使壞取巧,這麼造句:
 
  1. 老師今天要我們用“XX(造句詞語)”造句, 我不會。
  2. 老師叫我到黑板上寫“YY(造句詞語)”,我不會寫。
大家聽了總是哈哈大笑,整個上課氣氛變得十分輕鬆愉快, 不過老師的顧慮卻是最最真實的,我自己多年後教書了, 也經歷了。亂七八糟的句子四處飛竄,令人眼花繚亂。

其實,造句有學問,更要用心。曾幾何時,島國的語文學習中多了學子們人手一本的“詞語手冊”,每個詞語都附例句,應付造句作業都靠它們吧!千篇一律的句子不斷重複,被傳抄如經咒,但是這些“例句”未必都是正確的、適合的,有時候仔細讀來未必表情達意,甚至可能誤導學生。

自己造造看吧!順道測試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明白了所學的詞彙啊。

對我而言,每個句子都該是有頭有尾,意思完整的個體,有時甚至象精短的微型故事。怎麼造出正確表現詞語意思, 又完整又長短適中的句子(羅羅嗦嗦, 多寫多措),始終是造句的指導原則。

現在中學的考試裡不再考造句了,實際的教學操作中也不再多讓學生練習這個了。我覺得這其實很可惜。因為造句也是一種“活用”的練習項目,適度地在語文學習的考察中應用一下,也可以相當有用, 甚至有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