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Sunday, July 1, 2018

伤心博物馆


图片取自网络

家里属于我的角落一向来都不处于最整洁的状态,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总有许多拉拉杂杂的物件堆积着。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大概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博物馆,将浓缩了大大小小的故事的“展品”展示出来,一帧照片、一对耳环、几件不再穿的旧衣物、一支没用完的洗面乳、几只干瘪了的绒毛玩具……  这些那些琐碎的细致或粗略都有过它们的话语权,它们在镁光灯下的stage presence在属于它们的季节里曾经大放异彩。在它们是“当季”favourite时,人生的喜怒哀乐可能都围绕着它们, 而在一切冷却后 and their show is over,它们便只剩下走入历史的命运归宿了。

它们的主人, 也许心碎, 或心累?

 后来得知克罗地亚的Zagreb原来有一座心碎博物馆”(Museum of Broken Hearts),萌生开设这样一家博物馆的想法的是一对已经分手的恋人,两人搜集了世界各地捐赠者贡献给博物馆的各类“分手纪念品”,连带的当然包括与物件相连的恋情轶事。有的感情结束得令人肝肠寸断, 有些让当事人增添智慧甚至趣味,另一些则带给经历者诸多交织的复杂心绪,哭和笑不一定是绝对的,爱与恨也相互缠绕。过去珍爱或者take for granted的物品被放到展示柜里,意味着已经不是当下的标志物了,是主人真的释怀了吗?

友人读了我分享给他的关于这个博物馆的报导,倒过来问我, 你要把什么东西放进去呢?我回答说没有啊,因为我的心没有碎,一些瘀伤的地方好了, 就没事的, 不是吗?一堆堆的生命, 我还是敝帚自珍好一点,放在身边比较不尴尬吧。



现场之间的移动记事

图片取自网络


每天在几个点之间穿梭,走过不同的现场,磨合着各类心情感受。

这便是生命,生活无生存的流动状态。

有时候马不停蹄,有时候缓慢匍匐,可能无奈也或许略微刻意。把自己说得可怜一点则总是选择的自由少一些,但事实未必这么残酷和绝对。一个人能够转身游刃的空间有时候可以借助个人的意志与努力有所拓展,即便缩小了,也不见得是坏事。

大概,空间真正的弹性在我们有限的想象之外。渺小的是人,纵使我们常自认为自己是空间的主宰者,错乱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气场真的所向披靡。当然,我是不对的咯。

移动适时地提醒了我这点。常常在匆忙中奔走,有时会埋怨度日的进行式太琐碎、烦乱,然后深陷一种不平衡感里,整个感觉难受又窒息。忘记了怎么观照自身最根本的部分——一次呼吸的始末、一个脚步的完成,太容易被搁在一边然后被灰尘覆盖。可是,重要的正是它们吧,在日日操作中不断维系着生命之延续的是它们啊!

在地点A或地点B呼吸着或许带有不同气息的空气,来回行走过质感不一而足的表面,感受层次分明的自在或抑郁,我是被动一些的,一再牵扯我的心绪。可是我始终不觉得自己已经沦为一个傀儡,在生命经历的场景转移间所经验的各种情感起伏,是潜移默化地形塑我及为我所用的元素,收集起来如获至宝。

久久结算一下哭哭笑笑、跌跌撞撞,稳稳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