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Thursday, March 23, 2017

碎碎呢喃:不问不答

和自己相处这么多年,太习以为常的是罗嗦的自问自答。我是天生的呱噪型,思考的跳跃性又大,常常胡思乱想,发挥过多的想象力。忍不住就和自己叽里呱啦地“聊”起来,没完没了……自问自答不一定有结论,有些时候反而把情绪搞得翻天覆地、颠三倒四。真搞得不知所措了又会对自己很恼怒,怨恨自己怎么把事情弄得那么不清不楚。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后,我终于痛定思痛,并相当“自然”地过渡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阶段。告诉自己索性“不问不答”吧,尽可能试试看如此,然后看看得到的效果会不会有不同。这不表示我完全不启动思考的模式,不省思不辩证,而是不要把自弄得如一张broken old record,喋喋不休地轰炸自己。忍住不要冲动,别对脆弱疲惫的情绪开炮,也算是一种对自我的宽容。不问不答,并不代表充耳不闻,该留心的东西依然要留神要留心要留住,不是随随便便的放任。在表达焦虑或忧伤时纯粹释放憋太久的能量,而不是无止尽的问问问、要求答答答,没有回答就急急忙忙地认定麻烦无限扩大了,然后一个劲儿杞人忧天起来。何苦呢?作茧自缚而已。当然自己的风凉话也容易讲, 要真那么豁达地不问不答, 还是需要锻炼的。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会记得来锻炼一下, 这本身就值得拍拍自己的肩膀了。最近我在练习中,是辛苦的, 不过我想也会有学习和收获吧。可能, “答案”就在里头?

诗作<写•字间困徒之声> (刊于2017.03.23《联合早报·现在》“文艺城”)

【一】

墨汁渗入纸张纤维的感念
声响细碎
痕迹纯粹
可我还是忍不住质疑
书写的神圣性
是不是虚荣的自夸
还是没有理喻的焦虑
啃咬坏死神经
并宣称——这是重生
无法解释的咒语一般
那些滔滔絮絮
是否只是
绝望的啼鸣
纸上无法振翅的永恒
囚困

【二】

是那么执意
想要和光线一起洒在
不怕泼出去的
自己
无法凝聚归返
那些不假思索的
那些任意妄为的
伪装做自由
算不算寥寥安慰
还是只有我闭上眼
选择不去理会
或者
当这些别扭怪诞的涂涂写写
是美丽的符号

【三】

我拒绝以矫情修葺丑态
自然地别扭
倾斜得坦然
匍匐纸上的旅程没有明确
之抵达并无关系
就算是一场任性的流浪吧
故事呢喃流透
规矩有致的纤维
恣意蔓延直到没有灵感的
天荒地老
而容颜还是那个模样
最是生涩与原始
行行不加修饰地
叙述如置身迷宫中的

自己

Friday, March 17, 2017

碎碎呢喃:面对恐惧

当遇到恐惧,我承认我是最快腿软的。要说正能量的集合,我又往往是迟钝儿,动作慢因为欠缺动力。我的动力都用在发抖、感叹和担忧上了。这是我最真实的脆弱面,懦弱是很不好的习惯。负能量会爆表,四下仿佛坠入无止尽的黑暗……谁能拯救我啊?微弱的求救之声在我耳际仿佛爆炸,但或许从来没有离开我的胸腔。恐惧会不会阻止旭日东升呢?杞人忧天着的我已经快哭丧脸了吧。可是(幸亏有可是),转折还是出现了。不尽然是从天而降来拯救的超人,我早已经到了不会痴心奢望这一点的年纪,没有期待也就免去失望啊。只是心里突然有一把声音说,你怎么忘了阴阳相生相克呀?很适时的提醒呀,或许冥冥中真的有股力量是要破茧而出的,黑暗不会永远不灭,有它才可能产生让光亮照射出来的缝隙嘛。恐惧不会不存在,那还有勇气和坚毅啊,发抖发久了也会厌倦的,那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关键时刻的到来,人就会接着下定决心振作起来。我经历过类似的事, 怎么忘记了呢?腿软归腿软,但是只要腿还在,就有再站起来走下去、走出去、走开去的机会。正能量也许会慢慢暖起身、抬起头,再度穿过我僵硬的身躯?大概这将要发生了,一个低潮期是必要的整装提醒, 让如我这种比较胆怯的人学习怎么更好地武装起自己,在生命的下坡路上也别忘了下一步就要准备往回、往上、向着光亮倔强迈步了!


碎碎呢喃:感恩不“『经』天『痛』地”

图片取自网络
今天写一下一点大家或许会觉得微不足道的事。其实无论日子过得感觉再不堪、再不顺遂,庆幸生活中也还挖掘得出值得感恩的事情。真心觉得,身为女人,不“『经』天『痛』地”就值得感恩了,而我必须承认,佛菩萨在这方面也真的对我厚爱有加了。怎么说嘞?每月“困扰”降临的时间不但是计算得到的,也是我直觉感应得到的——情绪会明显波动、人会特别容易疲倦,都是很典型的症状吧。佛菩萨们对我的恩典便是经常在最“好”的时段让生理期来到:腹部一定会抽筋的生理期首日避过我一周最忙的上课日,或是和出国度假的时段错开,还有最妙的,睡觉时绝对不会而一定在我睡醒了才“发难”(以致造成清理的麻烦)。在关键的时间点赦免我身体的不适、心理的难受, 真的让我心怀感恩啊。生理期到来,难免经痛,说没有“『经』天『痛』地”也不见得就轻松如常。情绪的过山车依旧超速奔驰,有时候吓坏人也吓坏自己。佛菩萨倒也关心到这点,让我生理期时的睡眠似乎比平常深沉,不会痛到睡不着,这点对于调适心情是至关重要的。还有好些年要挨过去的, 女人要优雅地“经”历生命,我相信是需要运气的。一边按摩微酸的腹部,一边感念佛菩萨的眷顾,再来一杯温开水,不辜负保佑,自救自爱也是必须的。


Saturday, March 11, 2017

碎碎呢喃:放|假

图片取自网络
到了一个阶段,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稍作休息吧。允许自己享受一点放空的余裕,一丁点就好,在慌忙的生命隧道里靠一下边、喘一口气。或许,还可以掉几滴宣泄的眼泪。放心,你不孤独,许多人也需要并必将经历类似的历程。放假,是真是假,是长是短,很多时候取决于人的心态。越难积极就越会在奋力大气精神以致达成目标后得到满足。需要放开、放下,给予自己一个暂时不理会各种纷扰的小窗口,即便那只是临时开辟的管道, 却是必须的。还有不必压抑的泪水,夹带着疲惫和郁结的负能量,被容许静静流淌……释放情绪的作用力可以催化出一股勇气,我深信箇中的疗愈功效。这让人能够一面洗涤被尘嚣沾染的灵魂, 一面回归真我的状态,就算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也还是好的。因为太多的死撑和强颜欢笑会磨损人的心志和灵魂,不是吗?而假期太短的苦楚又是一种生活的锻炼和得扛上双肩的承担。脚步放缓的节奏不能一直绵延下去,之前的迅速和利落必须及时恢复过来。放假是充电的契机,充满了电源还要能够让它涓涓流长……这么循环下去,放假的意义一直都在。



Wednesday, March 8, 2017

碎碎呢喃:梦回

毕加索《梦 Le Rêve
图片取自网络
今天发生的怪事是:在经历了八、九年完全不会做梦的睡眠状态后做了第一场梦,除了很意外,还是好奇这是否意味着“梦回”并会继续发生?究竟想不想继续,我也不知道耶。我想我会害怕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仿佛是没完没了的“to be continued”们的堆砌,很无聊也很无奈吧。犹记当年,“突然”就不做梦了,当然也有一点惊吓和纳闷,不过没有梦就没有梦啦,一夜睡眠如同置身在关闭的影院放映厅,没戏。慢慢的, 习惯了那安逸静谧的休息状态,也自心底喜欢那真正放空的状态。心里记挂的人或事都留在清醒的光天化日下而不会进入我私密的眠梦领域——这是好是坏呢?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告诉自己是好的吧。没有脑波静不下来所造成的诸多“干扰”,一夜的魔术时光真的很安静地流淌着一般,换回来的价值更大?回忆昨夜了连串的短小梦境或是一个绵长的“大制作”会使人觉得疲累,还可能遗憾怎么就只是梦而非真啊?所以,或许无梦对心理健康更有益处?总之,梦回会不会stay还是未知数,一如生命里的种种惊/喜,就等着人自己去发现和体会了。挥手和今天的梦中人打个招呼,会否再见,随缘而已了。

Tuesday, March 7, 2017

碎碎呢喃:爱就足矣

图片取自网络 
英国诗人威廉莫里斯有诗句:愛就足矣,哪怕萬物凋零。诗人藉由感性的想象与沉溺,让爱被赋予了无限大的力量,甚至能够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让残酷的万物凋零发生。爱能够阻挡无情的毁灭,但它本身也可蕴含一种破坏性巨大的潜力。因此就创造性或破坏性,爱的潜能都是绰绰有余的。人心装载了爱,也就需要绝大的勇气来驾驭它,以免它伤害自己,也伤害所爱的人。但是,要时时都怀着爱来生活是极不容易的事,因为自身的不完美,导致对爱的把握不甚稳当, 有时候容易失了分寸、乱了阵脚。有爱真的就足够了吗?对于修补性格中的种种裂痕、补足缺陷,我总会缺乏信心。爱你的能力是我不断想要锻炼的,可是理性或知性的期待不代表一定能够达成,感性的欲求要够强烈, 才有真正的续航力吧。爱自己还是爱你更多呢, 我不禁多次自问,因为有了质疑而弱化了纯粹的爱的力量。我想,唯有当我能够再度鼓起勇气不问回报、不问得失地纵入“爱就足矣”的信仰时,我也就不会再惧怕任何的凋零,而相信爱的永恒之力。

碎碎呢喃:查无此人

图片取自网络
我因郭富城的歌曲学到了“查无此人”的概念。歌词里有这么几句:“我走到你的后巷/看着你没有灯光的窗/蒙上重重灰尘的门把/和没有留言的留言板”——画面感很强,构造出的影象清晰无比。原本在这一处生活的恋人一夜间仿佛人间蒸发,又或者更恐怖的,如同根本不曾存在过,之前所有和此人的交际都出自想像?爱是虚构的、恨也是虚构的,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的情感真空是查无此人的残酷标志。那些投入真情真意的日日月月年年都没有价值了吗?真的?进行追踪侦查时的焦虑灼人心扉、散发阵阵剧疼,甚至使人痛不欲生。无数粘着性超强的问题接连萌生,却注定不会得到任何的解答,箇中的幽怨多么深啊!那人去了你再也找不着他/她的所在,为了终结一切联系和情愫,为了让你永远忘不了他/她吗?余温都没有,这么无情的结局令人无法不深觉愤恨。曾经牵绊对方的爱能够被全数退还吗?在人去楼空以后,谁还会负责任、谁还会同情留在原地的痴人?痴人紧抓作痛的胸口,抹着滚烫的眼泪,在记忆一波波来袭之际,心里或许仍在天人交战——我爱的他/她真的也有过同样的感觉吧,在这个我们拥抱过的地方,他/她不是假的……

Monday, March 6, 2017

碎碎呢喃:为什么文学

图片取自网络
又一次面对“为什么文学”的问题,竟突然觉得词穷。也许因为我从来都不认为有回答“为什么”的必要性,也就没有多思考可能的原因。也许文学是我本能领域里的存在体,没有必要多加解释或说明,只需感觉。正如你说,真正的音乐家不会觉得有必要解释为何要接触音乐,和音乐带给人类灵魂的震撼与感动一样,文学的魅力和必要性也是自然的,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文字的魅力对我呼唤已久,引领我从阅读到创作,不断挺进,回归两方享受不同的乐趣。在文学阅读的世界里,我能够舒展我的情绪,同时探索我的实际生命体验以外的境域;在散文或诗歌的书写里,我则能够动手建构我想像中的世界,还有进行我欲从胸怀卸下的对话——与自己或与某个心目中的对象,我的书写都允许我畅所欲言。文学的“功利性”往往不强,而我也因此更心驰神往,因为在这个多事追求功利和成效的时代和世界里,最贴近人性的纯粹濒临破灭,而且文学和音乐,恰好是可以待人跳脱利欲熏心的追求的美之代表。而或许也因为我天生反骨,越是不被看好的东西,我越是偏爱。弱势的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 始终是我心头的爱。而爱, 不问“为什么”。

Sunday, March 5, 2017

碎碎呢喃:定时修补

图片取自网络
人和机器一样,需要进行定时的维修。是否是进厂的“大幅整修”亦或是在外进行的“例常修补”,则要看情况。只不过一定要定时去检查看看有什么问题在酝酿着,而不是拖延到发生严重的大爆炸时才手忙脚乱起来。需要修补的多半是情绪上的裂缝,别扭的感觉要矫正过来,隐隐作痛的尊严需要止痛疗伤。再坚强的灵魂也有脆弱的时刻,再韧性的柔软也有压损的时候,没有人不需要安抚或激励,而依靠自己总比倚赖别人来得稳当。在感觉需要修补时,我会为自己制造独处的机会,一个人去和伤疼或尴尬的部分进行对话。因为我深知就我自己来说,许多的不适或不顺遂之感都是内在的“沟通不良”导致的吧,期待与现实的失焦导致焦虑的产生,以及将尊严看得太重的盲目,都会造成难受的心理反应。“定时维修”的时间到来之际,就好好地把累积了一段时日的不愉快都摆上台面, 一一处理好了。逃避不能解决问题,难受不会自动消解。最怕是历史的不断重演,那可不是万劫不覆的恶性循环了吗?可是整日许多事都是知易行难,要真的做好“定时修补”也不是没有难度的,所以这本身也就是锻炼——人生中无尽的锻炼中的一环。最重要的是必须告诉自己不要懒惰, 更不要害怕,面对始终才是正确的。

Saturday, March 4, 2017

碎碎呢喃:夜里小散步的必须

穿梭在光暗冷热之间
雨后的夜
我特意选择独处
来享受孤寂

这时安静无思
也安然无忧
暂时放下放过放开放心
我必须这样
一个人
散步



慢慢地越来越不喜欢热闹,因为觉得在烦嚣里太容易觉得失衡。或许是我太自恋,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在喧嚷里看不清、听不见自己时会觉得不安?还是我其实那么缺乏自信,必须在一些时候退避到一个只有自己伫立的位置,在那一小段的安静里整顿好内在的纷乱。忍住不外露的惴惴不安,终归是要面对和处理的,不蓄意、不刻意,还是为自己创造了享受一点孤寂的空档,在下过雨的透凉夜晚里,从熟悉的食肆离开后默默踏着缓慢的脚步回家。路灯的照明有着适中的温度,悄悄旁观陪伴而不干预。一路上几乎什么也没有想,只是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地专心前进。在光里洒下影子,在暗里吐纳气息,年轻时害怕的孤独落寞,现在反而是一种享受。这有一点滑稽吧,我想。可是我并不真的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只是冷静客观地注视着这种心态的转变。凉爽的夜晚让小散步成为必须的进行式,短短一程就足够了,在日子过得疲惫的时候,尤其如此。不贪心,一次一点, 就够了。

碎碎呢喃:删除


图片取自网络
近年来,对我而言,删除东西是一种情绪治疗的必要过程。电脑、手机里累积的东西很多很多,说实话,一大部分其实并不十分有用,或许得等上好久好久才派上一次用场。因此搬出“断、舍、离”的三字口诀来激励自己,狠狠地筛选出没有用处的档案进行必要的扫除。一面低声默念一面动手,表现出生活中少有的干脆利落。“可以”和“应该”删除的文字和图档原来那么多,反映的是我囤积各种记忆的功夫实在了得啊。这当然不算什么值得夸耀的才能, 反而是种失败。一直苦守念旧的原则,这个不舍得丢弃那个觉得还可以搁着,结果在连自己都快忘记其存在(及当初认为多么重大的意义)以后,终于明白任何曾经大声说出多么珍惜的对象, 都有可能在时间的河流里沉默到河床上, 而且还可能是很早很早便已经发生, 只是人不愿意去面对罢了。有限的空间,无论物质或虚拟,终究不可能容纳无限的内容,变成失忆症里的沙尘的那些冗赘之物,该花费力气挖出来的,让它们最后一次见到日光, 然后被潇洒地送进代表终结的黑暗宇宙。压下“删除”按键的手指不是刽子手,而是诗人……除去了多余的重量和负担后凸显轻盈的美,生活的诗人做的正是这样的一桩事吧。原本烦闷的心绪也被扫去了,这我也绝对体会到了。

Friday, March 3, 2017

碎碎呢喃:圆满有缺



图片取自网络
不完美的事,实在是一种契机。例如,若你的微笑都留给我,我或许会有忘记珍惜的时候吧。因为理所当然地,人会“以为”美好的东西将永远留存。圆满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我不知道我对此的信心从何而来, 然而我就是这么虔诚地笃信着,倔强地、固执地如此。只有在你突然走开了些,让我的目光里不再有你来点亮璀璨,我才渐渐明白任何圆满都有缺,并进而领悟有缺憾的美好才真实。在惰性存在的前提下,随随便便经营的生活里尤其容易见证我所谓的“圆满有缺”。马虎地度过生活,再幸运地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得以接触到圆满的发生,也不懂得好好把握。直到最后终于失去机会带来的难得美好了才来捶胸后悔,或许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不认真者方会有所领悟,反省自己的行为选择。达不到圆满的一百分不是罪无可赦的事,未能实现的圆满当中出现缺口并非罕见。缺口代表了必须试图填补,而要做好填补工作, 就需要努力和勇气。胆大心细地修复着,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改善。如是你的回眸,在我鼓起勇气说出一句带着颤抖的话语,来引起注意。为了圆满的追求,人不能只是消息地按处于静待。熟悉守株待兔的故事,知道再完美的如意算盘也大概有漏洞,圆满有缺,才让不放弃追逐的人变得更好。在你又一次嫣然一笑,我便更投入那旁观的快乐,知足地享受当下。

碎碎呢喃:真假

如果完全不能辨别真假,这一生或许会度过一些很辛苦的时刻。当然也有一些情况,真假难分,真可以是像假, 而假也可以似真,层层叠叠的不清不楚是强大的障眼法,一如《红楼梦》里的太虚环境告诫我们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真假的状态常常是不固定的,原先那么真的可以因为一些条件的更易而变假;本来虚假的亦可能在一些因缘成熟后被转化成真。没有绝对稳定或永远定格的状态,任何好坏对错正反都有随时随地翻转的可能性。判断真假依靠的是锐眼和明心——眼力好就看得出分别事情真伪的线索;心灵明净则感觉得到最幽微的变化,以帮助自己解读真假的讯息。有时候,告诉自己别太认真吧,在真真假假之间穿梭,人生的年年月月也同时流逝。太认真的结果可能换来过沉重的心伤,使人沉重的压抑下摆脱不了忧郁,太执拗了,生命中还可能有快乐吗?真未必保证幸福、圆满;假不一定等同不幸、缺憾。真真假假,看得清摸得透固然是好事,却不该为它们标上太死板的评价标签,若是可以豁达一些的态度去对待各种真真假假的事物本质,灵活地进行一些适用与转化,人生的进行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顺遂一些?而这并不表示人没有原则, 只是成功地放开了心,让自己在黑白一般的两个极端之间还能看到一些色彩。

Thursday, March 2, 2017

碎碎呢喃:古典乐

图片取自网络
开始定时收听爱乐台的习惯源于在台大念研究所时,主要的原因是我需要不会干扰我阅读或思考的背景声响(播放有歌词的流行音乐,我很可能会跟着哼唱),提神的同时也帮助我更专注地做事。台北爱乐台的曲目编选相当合乎我的胃口,让我这个音乐外行人得以享受深夜默读、书写或挣扎拼完功课的魔幻时光。说是“魔幻时光”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我并不太懂古典乐或交响乐,听着时纯粹凭靠感觉来评价作品,喜欢与否都是极其粗糙的判断,却往往很投入,犹如走进一个个的虫洞,并且乐在其中。音符如河流窜舞,越长中的故事若隐若现,有时候听得出所以然就特别兴奋,亦或是听到熟悉的曲子并能够正确猜出取名或作曲家,则更像是中奖一样。深夜宿舍里,戴着耳机听音乐的我,也许在忙手边的事,也许在发呆,耳边是布拉姆斯、贝多芬什么的,领我沿着山峦起伏的音乐路径散步……不会退流行的经典乐章,在“无言”中也对我叙说了很多啊。现在依旧保有收听爱乐台的习惯, 偶尔也会到音乐厅听演奏会,这也算是打开了另一扇艺术欣赏之门,让我持续在感官的寻美之旅中受益。

碎碎呢喃:黑白

为了虚构出一种时间感而利用软件制造出黑白照片的效果。彷佛自己真的退到那么久远的记忆领地里去了,藉由画面重新邂逅本以为已经悄然消逝的某些心情。黑白照片里瞥得见的眼神犹如时间的刻痕,在渐行渐远中弱弱地呼唤着回忆里的那段曾经。虽然声息微弱,却还是会被注意到的。因为深情。黑白照的特质之一是其纯粹,另外的是一种干净。事物的所有层次感都在黑与白的互相搭配中得到凸显,加上观赏者必须投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黑白照绝不单调,反而充满多元诠释的生命力。有些喜欢拍摄黑白照的朋友,一旦开始利用传统的软片相机拍摄黑白照片,就像被魔力迷惑了一般难以自拔了。踏进的那个世界有着自己的前进(后退?)节奏,带着他们旅行,在去掉具干扰性的万种缤纷后,回归质朴。而我又忍不住要问,黑白所代表的就一定是“过去式”吗?在未来的世界里,会否也以干脆、简洁的两级为代表?极端的并置,无可分割的结合,酿造一种特殊的和谐。偶然得到的黑白照时刻变得特别珍贵, 因为自行解读的过程颇具值得玩味的乐趣。我不敢说我在黑白照里比较上相,却真心觉得自己看起来比较真情流露。

Wednesday, March 1, 2017

碎碎呢喃:躲避

图片取自网络
遇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事,闪避不及,结果与哀伤撞个满怀。哀伤到一个发腻的节骨眼上便想:如果当初真避得开,可能永永远远吗?不可能。所以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存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人始终自然是想要避凶趋吉的,要躲过乱七八糟的不堪,且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每次闪避各种不幸。拥有这样的信仰与其说是自欺,不如说是自许,我慢慢咀嚼了若干经验后有所领悟。平时行动并不灵敏的我,避不开莫名其妙的麻烦的时候不少,碰上了就尽量视作一种生命的学习,一个经验的累积。知易行难,因此才是值得的生命功课。避不过的,也许是必需的命运邂逅?事情或许真是如此也说不定,我玩味着近几年的生命经历,那些我没有躲得过的种种所带来的成长,以及我错过了的种种所留下的遗憾。成长的印记搭配遗憾的褪色,也是某种相映成趣。能够这么“豁达”地回想,正因为我存活了下来,勉强算得上是个勇敢的斗士。厚颜地为自己加冕,是为一种自我激励。在接下来避不过的五花八门的命运躲避球之撞击下,我还想继续生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