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Wednesday, August 31, 2016

碎碎呢喃:截图


早就知道电脑的截图功能(screenshot)带来的便利,现在手机也可以运用这个功能就不得了了。千言万语不如一图,要把某个网页的画面和谁分享,按下按键截下图利用whatsapp或电邮发送,不到一分钟就大功告成。截图也可以标名存档起来,说是“备用”,一张又一张地加进手机记忆卡或电脑桌面的文件夹,随着时光推移,囤积的截图图档越来越多,好些是截下来干嘛的都印象模糊了;或者当中的一些本来是要作为记忆的marker,以为可以辅助记忆的过程, 但是印象避免不了无情的褪色,截图的意义也随之迅速模糊。偏执地继续收藏,甚至添加新的截图,仅仅是一种已经无可救药的收藏癖,被科技之发达进一步推入深渊。从某个角度来看,把喜欢的瞬间片段截下也是一种催眠自己的方式,以为自己是手握绝对控制权的

主宰者,要画面静止就静止、要印象定格就定格……多么无聊的想法啊。还是说我心底还藏着一丝的天真,故此还相信自己真有能力集合与收藏普天下那么多心仪的美好?着了魔、上了瘾的手指啊,请控制一下自己,我其实记不住那么多的,接下来的,慢慢都要失忆的……

Monday, August 29, 2016

愛,是不死之花——向已故敘利亞戰地園丁Abu Ward致敬



不久前在臉書上看到關於敘利亞人 AbuWard在被戰火蹂躪的家園堅持打理著花園,種植在他看來能夠帶給這世界和他的他的同胞們希望、安慰與愛的花朵,甚至帶動其他人一起這麼做,以微薄但堅定的毅力和行動,美化遭遇炮火璀璨的家園。最後,Abu Ward死了,死在砲火中的是他的肉身,然而他的精神依然存活。有一些民眾還在繼續種植花草和蔬菜,為廢墟延續生命和能量。想到這麼一位胸懷寬闊且心靈純潔的“草根英雄”,我不禁要以一些文字向致敬。安息吧, 您的故事和您教予世人的道不會被遺忘。愛, 是不死的花,而您手下栽植的, 就是希望的永恆盛放。

(有興趣,可參閱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2014/10/29/secret-gardens-of-syrias-refugee-camps_n_6068550.html)

愛,是不死之花
在他手裡
遺落的希望只有血色的揮灑

殘暴展開後
在戰地上必然有新芽
以愛與性命灌溉

愛, 是不死之花
讓廢墟悄悄再度呼吸
給予諳啞再度發生的勇氣

即便天堂的召喚
領走了他
最純潔的希望
還在
大家心裡

永遠頑強綻放



Sunday, August 28, 2016

碎碎呢喃:星星





我听见星星的声音,细小但亲切。它们总是乐意与我讨论各种话题,分享它们几亿年来的所知所闻。这么悠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可发生的事太多太多了。不过重复的也不为少数,星星温和地解释道。我问它们,为什么会一闪一闪的。星星回答,它们也是有情绪的。快乐时闪烁,忧伤时暗淡。星星的光亮必须穿梭好长好长的宇宙空间才会来到我的肉眼。所以你看见的是落伍的讯息噢,我们快乐的瞬间、忧愁的瞬间,你都不是第一时间见证的。星星也有顽皮的时候。星星的声音,都来自它们的心。心的最幽静处酝酿出来的真挚,这就是星星的声音的来源。为此 ,我相信星星永远不会说谎。它们是永恒的天使。有一回偶然得知,星星也爱唱歌。它们最爱和美人鱼公主合唱了。美人鱼公主在深海里梳理好浓密的长发,然后在晴朗的夜晚到约定的地方和星星会合。她坐在礁石的滑面上,一面向星星挥手,一面唱了起来。星星点了点头,也以优美的歌声回应。从来没有一方爽过约。距离多么遥远也未曾阻隔星星与人鱼公主。它们的心是一样地真吧。我也好想一直和星星约会,在地球的这个角落永远倾听星星的声音。

Saturday, August 27, 2016

碎碎呢喃:戒口的收获


前阵子,我到朋友介绍的中医那里求医,医师诊断后说要改善病况就得乖乖戒口——不能够喝冷饮。一开始,我有点错愕。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不能喝冷饮岂不是折磨?但下一秒又想:不是叫我放弃咖啡或茶已经是大幸了,因为少了咖啡因我才惨呢。接下来就很自律地只热不冷地挑选饮料,就连想吃甜品时也选择感觉比较old school (传统)的热甜品解馋。很快地,我便习惯了热饮热食并发现箇中的乐趣。一杯热茶在面前,要喝得快不容易(怕烫嘴、噎着),只好放慢速度,却同时开始更留心品尝饮料的味道。如果有伴相陪,还可以一边啜着热饮一边和旁边的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一个人去吃饭,享用一杯热咖啡或热茶也可以十分享受地徜徉在脑海里的波澜,随意想想一些未必连贯的东西南北;或者在额头冒出细微汗珠之际。为零零碎碎的那些片段小心翼翼地排列出一些秩序。又或许,我只是在观察时间在搅拌饮料的漩涡里载浮载沉,接着无声消失。那一份使我感觉安稳的宁静,静 了就不那么感觉到热,这也是收获。最后,一向爱食热饮热的妈妈最高兴了,因为我终于和她同一国了。



最遠的一場流浪
在腳下
最遠的一次抵達
在心底
因此只需要帶一隻空行囊吧,旅人
還要一對
專注聽故事的耳朵
有時背景還有心跳在伴奏
還有,親愛的
別害怕失眠
你不需要
呢呢喃喃的夢囈
來定義什麼

一邊行移一邊採集
思念
一邊彳亍一邊忘記
憂傷
莫擔心遺漏
更值得的是瀟灑拋棄
當作是給風

你的情書

Thursday, August 25, 2016

碎碎呢喃:寻找·安详




有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你去过了否?还有一处名曰桃花源的,你可曾跟着路标到那里去过呢?那个多么靠近,又多么遥远的所在。偏爱民谣的你,应该属于那种纯朴的所在。但是看不到尽头的路径叫你举步艰难,矗立心中的屏障把你阻隔于千山万水之外。你告诉我你需要寻获内心的平静。你经常劝慰我,自己却还是烦恼着。这乃是我们懦弱的劣根性在作祟,自我诅咒似的来来回回。我们不都在渴求解脱吗,手里握着指南针和地形图,却总是庸人自扰。庸人自扰是我们皈依的信仰,并虔诚地供奉、寄托。所以我不就经常向你承认我的庸俗吗。你可不一样,总是把目光放得远远的,长长地抛出希望的绳索,期盼收回一线救赎的暗示。你比健忘的我更积极地追寻目标,我也很希望你早日成功。一个人坐在我无人的花园里能不能够侥幸地碰到安详,我会试一试再告诉你。对了,谢谢你介绍过一首你爱听的歌,让我再度相信还有“乐园”的存在。

Wednesday, August 24, 2016

碎碎呢喃:票根



夹在书页间的票根飘落到地板上。我弯腰把它捡起,转而塞进口袋。我的书本里不时会吐出一些电影票根。四方形的小纸片,来来去去都是那一、两间电影院的票根。上面印刷的黑色字体往往已经呈现不同程度的褪色迹象。几号电影厅、哪一排几号的座号、电影名称都可能模糊不清了。外语片吗?近年来我看得比较多。外语片的风情和岛国的大有不同,所以比较吸引我。一截票根是一个记忆的邮戳。我真有点后悔,没有好好地把电影票根存档,反倒让它们变身为临时的书签(我又得向书签致歉了)。一些我曾经看过的电影,我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名字。留在脑海里的只是一些稀疏的余味,一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情境。如果保存着观看那些作品时的票根,现在我就不会忧愁了。不过今天我有了一个新点子。我带了一本小型素描簿去看戏。在影厅的黑暗中,我随意地把想法的重点写在簿子里。没有线条的局限。不怕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写得一团糟。虽然解决了问题,票根还是重要的。毕竟,它还是一个记忆的邮戳。

碎碎呢喃:彼时此刻



如果有台时光穿梭机就好了。那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地四处纵横。我可以站在浮冰上目击铁达尼的坠毁,可以在林则徐的身边帮他销毁害人的鸦片,还可以和莱佛士一起在登陆岛国时赞叹一番。手表的指针需要来回调整,清晨或黄昏都有着一样令人兴奋的氛围。我喜欢收集很多手表,但是它们脸上划一的时间确实太无聊太枯燥了。生活里的无可奈何急需剧烈的改变。如果有台时光穿梭机就好了。我的时光穿梭机不会像黄色潜水艇那么滑稽,而是严肃的机器。就像个坐姿端正的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穿着很春天的美丽裙子。我会有许多不同年代的朋友们,大家开心地交往,交换各自的日记,以阅读别人万花筒般特别的生活方式。我的情人也会很多,在不一样的城市的夜空下利用复古或前卫的方法取悦我。我是时间的女王,经常微服出巡的快乐贵族。“彼时此刻”是多么缠绵悱恻的辞藻,我的历史考试成绩绝对会比地理的来得优越。如果有台时光穿梭机就好了。

Tuesday, August 23, 2016

碎碎呢喃:改变

来不及为你变成好人。来不及关好我将目送你的那扇窗。来不及火化我们无谓的争吵。世界已经改变。局面已经不同。条件早已改变。性格早已不同。爱穿的服饰舍不得随便丢弃,虽然我知道改变形象能够讨好你的眼睛。习惯的口头禅最不容易改口,虽然我知道删除一些字句能够抚慰你的耳朵。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不是吗?我还是一个极度不完美的人。你还是头也不回地走远。我的手指依然被火苗灼伤。我行我素仍是我的潮流指标。紊乱的支吾还在我们之间流转。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我改变自己呢?我看过一本叫《世界因你而改变》的书,是一位12岁小女孩在联合国环境高峰会的6分钟演讲稿。世界因人的行为而改变,地球上的生物能否生存,靠的即便是我们如何改变我们的环境。我真的不想绝种。请不要强迫我做太多的改变,虽然以不变应万变似乎落伍了。我想保存一些属于“自己” 的特性,让我的名字不只是博物院里的档案记录。我不想绝种,因为过分改变了“自己”。

碎碎呢喃:脆弱




如果我是野生动物,肯定很快便会绝种。那天把眼镜摘下来敷面膜,大功告成后竟无头苍蝇似的乱找眼镜,在一片模糊中忘了眼镜的所在。像这么迷糊冒失的品种根本就是生存的笑话。还有那片香薰面膜。包装纸上写着日本橘子的字样(yuzu),原本该吃进肚子的养分如今都跑到脸上去了,如此的奢侈只证明我怕老的劣根性吧。我自认是天地间极其脆弱的生命体。性格里包含着太多大大小小的瑕疵,有时想想还真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直到阅读了法国魅力作家菲利浦·德朗和马汀·德朗夫妇的绘本《脆弱》,我才感到非常惊喜。惊喜于其间细腻真切的文字,以及感觉酷似小王子的图像意境。结尾末篇提议以脆弱破壳而出。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无从肯定什么,那不如就顺水推舟好了,既然脆弱柔软,索性将计就计来个以柔克刚。这不也很适用于我这类人吗?一对夫妇合作,又写又画的结晶是感人的。情绪很容易在文字里起波动的我,还想着找个画家拍档。

Monday, August 22, 2016

碎碎呢喃:无名•经过



你的眼神,在我们擦身而过时,几乎把时间的秘密泄露了出来。几千年来未变的诡异轮回复轮回,运转于囊括了我俩命运的时空之间。你的眼神里映照出我的仓皇,反衬你的那有恃无恐,那满不在乎。姿势的学问在你绵长的寿命里不断被提升进化,早已凝结为璀璨的舍利。神秘的肢体语言是你生生世世坚守的秘密,摆设出来让人百思不解的意识陷阱。我曾揣测你怎么打此地而来,你在这里不觉得俗不可耐吗?经过你眼眸的世界充满了悲哀和愚昧的角色,不是吗?我想问你时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你则笑而不答。我的脑子里闪过一道记忆的微光,提醒我了些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经过暗示着的不就是早前的邂逅吗?我们是早就已经认识的,你不必肯定,事实有时必如此。不然你经过时为何那般若有所指。多年过去,却没有冲淡你我之间一种潜藏的默契,我自信地朝你的背影致意。你却让我蒙受挫折,仿佛无意的经过只是你午后的一场消遣。

如是无题诗句,自始注定迷失。

Sunday, August 21, 2016

不索


喧嚣无法承诺平静
心中鼓声不断——
蹦跳颤抖如同恐慌无边无际
听到的只有自己

不能奢求
誰會履行對我的承諾
還是不要奢求
索討之手可能只有虛無可以緊握

還是
歸返空寂吧
無有得失取捨對錯

便是收穫



Sunday, August 14, 2016

專注於精緻——我每個月期待翻閱的《小日子》雜誌


對我而言,日子過得好不好,長久以來都與我的閱讀品質掛鉤。每個月讓我有所期待的讀物之一,必然是來自台灣的《小日子》。

可以說,自從我開始留意到這本刊物,幾乎每一期的專輯題材和文章內容都帶給我驚喜。不管是介紹台灣在地的種種風物民情,還是敘述各個職業領域裡的甜酸苦辣,刊物找來執筆呈現文字風景的作者和攝影師都如同技藝高超的魔術師,通過別出心裁、認真誠懇的書寫,將那些“遠方”帶到我這個貪婪的讀者眼前,然後又如一道沁涼的清泉流入我的心,滋潤被生活瑣屑折騰得好疲憊的靈魂。《小日子》簡約、乾淨的排版風格也減去了閱讀時的壓力,讓箇中的精緻美好十分順勢地流露出來。

以上的形容也許看來有些誇張,也許也因為我本來就比較傾向於接受“台式小清新”,但我確實非常推薦《小日子》這本生活雜誌, 因為它裝載了誠心呈現的心意和好消化的生活美感,讓人讀起來也會被一份喜悅感染。平凡如我者的日子過得淡淡的,沒有大人物的磅礴架勢,只有不斷做著看來小小的奮鬥以盡量過好我小小的日子。

因此以形補形,《小日子》的精緻、細巧正好能夠平衡我在小日子裡帶回來的粗糲,細細咀嚼當中的真味,不無另一種類似勵志的鼓動。





打開心,踏上回歸愛的旅途——讀陳玉慧《撒哈拉之心》

最初乍看書名,心裡立刻爆出三毛二字,加上作者是很會說故事的陳玉慧老師,又見陳以“所有的旅途,最終都是為了明瞭自身”為自己的新書作解,我便下決心絕對不可以錯過《撒哈拉之心》。一直很認同閱讀是一種旅行的說法並自認是個書房裡的旅者,進入《撒哈拉之心》的我便踏上了好久沒有經驗的心馳神迷之旅。

            小說裡踏上撒哈拉之旅的女主角有趣,是一個叫古明心的都市女子。這名字取得巧,從“古”求“明心”——這正好解釋了古明心在母親過世後因為發現逝者 遺物中一枚來歷不明的戒指、小說手稿以及三毛的信件而萌生的遠行念頭。這個必須長途跋涉方可抵達的地方,便是因三毛的書寫使它成為華人世界讀者眼前一亮的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作家三毛愛情的生命場景,也是古明心母親一輩子不曾如願抵達的流浪目的地。女兒代替母親實現她的願望,通過這個對母親“古早”過去的探索,達到“明心”見性,也解開在自己的感情世界裡面對的困惑,取得對情人和自己的理解和諒解。

            除了古明心的故事,作者也在第二條敘事線路中開展關於三毛這位撒哈拉沙漠的女王的故事,當中有三毛讀者熟悉的有關她與荷西的生活片段,更有一些富有新鮮感的轉折。無論是古明心的“現代”脈絡亦或是三毛撒哈拉故事的“古代”脈絡,陳玉慧老師都著重處理了箇中細膩的感情牽絆與感性表達,像是刻畫出兩代女子在愛情裡有痛苦也有甜蜜的成長經歷。

            也正如生命本身,有關愛情的答案永遠不會在一個特定的“終點”被收穫;旅途本身就是不斷的揭示與刺激,讓人進入和己心的對話,在侃侃而談之際,明白一些什麼……

            闔上《撒哈拉之心》時,我也想是經過了一段長途旅行,和自己在閱讀裡談心,回歸到文字療癒的撫慰。


Thursday, August 11, 2016

<反差集>,刊於2016.08.11《聯合早報·現在》“文藝城”


生命有趣如斯,正因為充滿了各類的反差,供玩味與品賞。

散落, 也是聚首

誰在落花堆旁灑落淚水, 因為痴痴地以為能夠灌溉出一個活過來的奇蹟?有了如斯的信仰,內在的力量就膨脹起來,長出翅膀。漸漸強壯起來的肉翅和慢慢堅韌的心靈翅膀都準備好了嗎?似乎可以了,彷彿有了非人的超能力,要成就什麼都沒有問題。

所謂的心想事成,也包括起死回生嗎?是誰在雲朵飄過後還在張望,以為可以看到那漫遊的靈魂的行跡並跟上它的步伐?

懷著那樣的堅持,不會朽敗的執著,落下奠定標誌地位的根。根 在一個地方深深固著, 不怕屋漏的風雨和艱難,都要守護到底。選擇執意相信一切都在掌握中, 或者說只要肯用心就能夠掌握,總有一點點的勝算吧?

沒有絕對, 人生本來就是無常。

花兒在枝頭上時是最被人稱譽和讚賞的,被人書寫和歌詠,彷彿筵席永無休止時 。可這是多麼大的自欺啊!但是後來我想到:每個瞬間的經歷極可能都是永恆的滋味一嘗,即便稍縱即逝,也還是曾經滄海。滄海裡浮沉的一粟是命運的旅行者,形單影只卻不寂寞。它總在類似夢遊的虛實交錯狀態中前行(或後退?),不畏懼不懷疑不猶豫不浮躁,也許因為把思考降到最低、感覺調到最純。裝傻不是虛偽,賣萌未必矯情, 而是試圖以最返璞歸真的方式行走在旅途中,盡量輕鬆、深刻地體會大大小小的一切一切。

玩世不恭,其實或者才是至高的崇敬。世間要求人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的事看似許多,幾乎無盡,可是真正關係到生存本質的痛癢的究竟有幾個?如果等到撒手人寰之際的光速回顧才來後悔自己一生中對太多人、事、情、物過於執著,恐怕太遲, 結果只有哀傷憤恨的不瞑目。懸崖勒馬不及,這又何苦來哉呢?所以能夠微笑著面對,以無傷大雅的玩心待之的策略需要自我提醒來做到實踐與達到一定水平的境界。世間使人太過拘謹的嚴肅很討厭, 不是嗎,自在一些、放任一些或許能夠帶出特別的創意和新奇之結果呢。

像是散落的花兒, 不一定要被哀悼。那麼沉重、那麼無奈、那麼消極的哀傷會不會只是自戀的自憐?花兒凋謝後的瓣兒墜落是回歸生命本源,去開始另一個可能充滿的驚喜旅程。花瓣被風吹落時 和風的對話, 我們無從知曉, 或者那也是一份俗緣的圓滿,也說不準。短短一聚,寥寥數語敢不成就道盡了彼此的思念和牽掛, 然後風兒繼續行旅,落花與根、土再遇,回到實實在在的居地進行“化做春泥”的步驟,成就另一輪的喜樂。下次看見花開時的歡喜, 也在目睹花謝花落時記得牽過欣賞之情、同理之心,尊重生命儀式的不同段落。異形的“花”和芬芳的土看似存在反差, 實為和睦,為我們上課來著。

漂泊,也是歸宿

有時真的認為,人生的歸宿在於流浪。那未必是真的遠行陌生的千萬里之外,或許也可以只是在周圍的地方一邊踩踏熟悉的所在,然而思緒已經豪情地跨越無盡的距離。

同時會念想到,身體的漂泊,極可能促成精神之歸宿的形塑。疲倦的靈魂在棲息稍歇中養精蓄銳,恢復疲態缺席的炯炯眼神。一個人的漂泊在外,尤其是女性進行的行旅, 總被視作危機四伏的冒險。處處是陷阱,肯定有人認為幾乎或絕對沒有機會可言,否定得乾脆決絕。這麼悲劇性的誤解和偏見是長時間累積和堆砌的結果,形同過於保守的社會群體用以囚禁女性的意識牢獄。誰敢萌生漂泊之念而勇於選擇執行就是忤逆權威的背叛者,群體將不接納不諒解, 甚至殘酷地鎮壓和懲罰。

可是一定還是有人走了出去的。在遭遇否定和鄙視的情況下堅持踏步出去,自己承擔起對自己的幸福的追求,一如易卜生的著名劇作《玩偶之家》裡“出走的娜拉”。娜拉的決然離開有著濃濃的反叛氣味,義無反顧的理想主義嗎?誰會去在意娜拉的實際際遇呢?有著任何happily ever after嗎?有可能happily嗎?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娜拉的歸宿是悲苦多,還是幸福眾呢?

我一個人這麼想著,任由思緒在夜的思路跑道上滑行。我凌亂的想法常常代表我漂泊,在沒有任何速度或範圍局限的寬廣裡,或無憂馳騁或緩慢彳亍。是真哀傷還是強作愁都好,總之 ,獨個兒漂泊在異鄉的本白晝或獨眠於家國的暗夜裡,心中靜不下來所以總要延續、配合或模仿肉身移動的行跡而有所行動的思緒,終究也需要一個停歇的歸宿。

一個歸處,也是一個宿休處。

真正疲倦時就沉沉睡去但一定會驚醒,只是有點恍惚便假寐片刻卻也必然驚醒,旅途中的短暫停歇, 不會是久久、粘粘的耽溺。行腳不斷伸延,心思的線索也持續存在於躁動的狀態。 未必不安, 只是不甘於默然漠然的無聲,更多的是恍然躍然的動靜。

漂泊的動作, 彷彿是將歸宿與停駐擔放在肩上。沉重嗎?累贅嗎?可是事實上別無選擇啊,on the move就是沒有暫停鍵的播放,必須持續主旋律和餘音交替的歌者宿命,最後一個音符的落下即是死亡。

靈的從陽間轉移到陰界,輪迴的下一個驛站確定了,又是另一個有終的無常歸宿在等著靈的進駐。沒有永遠,不要奢食不盡的宴席,一切嘎然而止的時刻終將到來。移動的發生間中,靈至少知道自己的目的和作用,也許還會有一些安然穩當的感覺的瞬間,“活著”總帶有不會幻滅的實在感。掩住耳朵不願聽上天的嘲笑以及說著所有都會結束的。“歸宿”的幻覺在漂泊裡虛擬的“延續感”中茁長,而我們相信這是千真萬確、所言不差的。

多說的謊言,會成真


情人節那天許下的諾言總如撒上金粉的蛋糕,意圖顯得格外甜蜜、美麗、迷人。被撼動的心會自動將聽聞的一切弄假成真、假戲真做一番,好揣在胸口護衛對愛情的想像。其實太容易如吹灰破散般的海誓山盟說穿了並不值多少,轉化成記憶是費神 的,要徹底遺忘也需要消耗一些力氣,閘門那個面上或多或少都是虧的。

除了愛情裡甜言蜜語,生命場域裡的謊言種類繁多, 自助餐一樣任君挑選(說、聽和信都可以)。有人說得深情款款、信誓旦旦,全然曹雪芹筆下那太虛幻境入口處的名言“假作真時真亦假”——力圖模糊視線、混淆判斷、左右決定而後快。假 的慢慢看去似乎不那麼壞了、不那麼醜了……裹上糖衣 還挺入口即化的……

超食假貨,易於傷身,切記也切忌。

謊言的蛛絲可覆蓋的面積很廣,粘性很強。沾有毒液的細絲會纏繞陷入陣中的“獵物”,將毒素注入它們的癱軟的軀體以荼毒其意識。深入血液的毒液迅速佔據麻痺的肉身,驅逐判斷真偽的能力,知道全全霸住控制權。所謂的“真相”或“真實”會被重新洗牌、排列、組織,形成全新的“真實”。負負得正的方程式被無限複製,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地編織成形——形成另一個獨立的主體, 與過往全然割除一切聯繫的新生命,一個虛假、偽善的生命。

如上的生命體值得被愛惜嗎?由罪孽所生其骨血經絡的生命以開始就沒有純潔的天真嗎?謊言組成的“真”真的存在嗎?每天醒來並開始攝入世俗的生活輪轉,幾乎難免遇到謊言的誘惑與糾結。若放下防備或誤起同情心而欠身傾聽那魅音軟語,很容易就會被搓弄揉挪到“黑暗之心”,不可自拔。然後新的“真實”又被構建出來,日復一日如是延續。

多說的謊言,當中真有成真者。

自欺和欺人也許都會帶來快感和刺激感,書著做著不免進入被催眠的狀態,或者就真心相信了這一切, 相信這一切都是不怕火炙的足重真金,而且還可能越煉約精純。堅實的信仰也足以構成一種韌性的求生意志,使人有力支持下去。詩人或小說家會杜撰最迷幻動人的愛情神話,以生花妙筆加上最柔美甜蜜的細節後,誰不願把那份貼心擁入懷中?文學世界裡的真真假假最是絢麗耀眼,有時更是潛移默化地轉化人的想法,悄然無聲地為戀人的眼光著色。


真心吐出的謊言殺傷力依舊,即便取人性命不留痕跡,也是致命的誘惑。有人甘於如此一死,在所愛之人的假意對待中犧牲, 因為自覺已經完成使命的意義。這些鬼魂不需要同情, 他們可驕傲得很吶。像是自己就是一個matyr,為神聖的愛情捐軀怎麼可以流露出難過或畏懼?結果成就了真金一般的男女英雄,滿懷壯烈且赤誠的勇氣,他們值得被歌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