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Thursday, April 30, 2015

暴力毫無必要


今天驚見少年余澎杉在國家法院外遭一名男子掌摑的即時新聞,心中充滿了沉重的情緒。這樣的“插曲”毫無必要,而且是盲目的殘酷,不是嗎?

動手施暴的男子究竟為何這麼做,不管他提出什麼理由,都是不可被接受的。原因很簡單,他的行為是野蠻和無理的,且不談余被控上法庭的罪名,男子還是毫無根據自行決定扮演道者的角色來“懲罰”余。他的襲擊余本身就是犯罪行為, 一點也不高貴、崇高。

有人在事後說余“活該”被掴,我認為這樣的言論也是低級和無理的。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夠縱容野蠻的暴行,如果當街出手傷人還可以被英雄式的仗義行為,那麼這個社會肯定有病。

不但有病,還不輕。

誠然,余澎杉的所作所為顯得離經叛道,不符合社會規範,可是他此刻已經在面對法律的審判和裁決,讓司法決定如何處理余的問題就足夠了,其他人實在沒有權利硬來懲戒他。我甚至覺得,這麼蠻橫而理直氣壯的無理行為的出現是一種羞恥。

還有在場的媒體。報導事件是媒體的職責所在沒錯, 然而目睹暴力行為的人為什麼沒有趕緊採取行動——攔下攻擊者或追上他不讓他在大放厥詞逃之夭夭?敢不成這條辛辣、燙手的新聞比一個人的受辱受屈來得更為重要?

如此的冷漠,有可能比暴力來得更可怕。






慾望無疆



早先看到一篇文章,談論一家公司針對全球國家網民的谷歌搜尋器使用習慣完成的研究報告。報告的內容提到了各國人民最常利用谷歌搜尋器查詢的商品或物件是什麼,結果相當引人注目(有些更是“側目”……)。

一些發展中國家網民的搜尋關鍵字不外乎糧食、資源;一些國家的keywords則圍繞著該國代表性的商品(如德國啤酒、土耳其地毯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門,很多都擺脫不了“慾望”。

國家有(邊)境,慾望無疆。

勤加搜尋以求獲得的,是一個個尚未被滿足的渴求。有人渴求外貌之美,故希望谷歌大神能夠賜予他(她)手藝最高明且收費最合理的整形醫生;有人渴望滿足性愛的衝動,故期盼谷歌大神透露青春肉體的價碼和所在。不一樣的文化、 不一樣的價值觀,導致不一樣的慾望輪廓。

這個調查證明了慾望可以光亮閃耀, 也可以黑暗沉淪。

各地的人心充滿各自不同的所愛所求,一些美好一些醜陋,一些或許使人不解(如俄羅斯人怎麼那麼想知道米格戰鬥機的價格?)。

市場經濟讓這個世界持續運轉,人們對生活的期待促成了慾望的萌生和茁壯。自然如此, 必然如此,觀察繼續也繼續嘖嘖稱奇。





Tuesday, April 28, 2015

這江湖


在一片神秘的寂靜裡,時間幽幽過去。
越是寧靜的情狀,越是隱藏令人暗暗擔憂的憂患。

這就是江湖。


當險惡從不顯示在水面上

當背叛總是無聲抬頭出招
當威脅免不了在耳邊飄過
當僥倖只是想像中的假設

越是寧靜的情狀,越是隱藏令人暗暗擔憂的憂患。

在一片神秘的寂靜裡,時間幽幽過去。

這就是江湖。




Wednesday, April 22, 2015

能不能繼續“小清新”?



今天準備下班回家前,同事叫住我,遞給我一份作文要我讀讀。唔?我好奇地接過薄薄的幾頁紙,站著讀了起來。

我必須說實話,這孩子的文筆並不特別好,行文不特別流暢、簽字用字也不特別具有美感。然而,平凡的字句間卻可以感受得到她的用心,還有更珍貴的——一縷淡淡的“小清新”。

“XX是個有些想法的學生,比身邊的同學要成熟一些。而且是本地生哦。”同事忍不住多嘴“補充”了兩句。

噢,是本地生!本地生。出自本地生之手的好文實屬“稀有”,如此的事實在今天已經無法逃避,難免令人有些哀傷。遇到能夠寫得稍微好一些的,就算碰上奇蹟了?或許有點這樣的一位吧。

可是回到手裡的文章來說,我讀完後還是有些欣喜的。因為她選擇了一個和一般制式作文題不同的開放性題目(這次作文也是“創意作文比賽”,因此所設題目比較自由,希望鼓勵學生發揮創意開懷書寫),作出自己對生命定義的詮釋,縱使解說不盡完善,還是流露出天真和努力。

正處青春期的學子應該有機會享受思考和探索的過程,在書寫中抒發心中真摯的情感,表達屬於自己的想法。可是這麼“理想化”的奢望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成真。在必須應付考試注重的作文題型的情況下,孩子們甚至很難接觸到“非主流”的題目或文章,每一篇學校作文就是操練、操練、再操練。

我反复問自己:怎麼做才可能保存如今天閱讀到的“小清新”?在這種“天馬行空”不被認可或是沒有時間和空間讓它繼續“無塵”、“無染”下去的局面裡,“小清新”可遇而不可求,遇上了可能也不會存在多久……

Thursday, April 9, 2015

關於那些“難的”與“難得”



生命艱難,幾乎毋庸置疑。

進退維谷的情況有許多,衝突矛盾的產生無可避免;幸福快樂不會是永遠存在的滿足,憂傷失落可能逗留得比我們能夠承受的時間還長久。

諸多不順,不斷堆砌,苦楚無終無止。

真的就只有這樣了嗎?讓人覺得多麼困難的困局,會不會是一種“難得”呢?難得的拆解現狀、難得的迫使改變,最終會不會成就一次脫胎換骨、浴火重生?

誰也說不准,樂觀或許生成於極端的低潮、低谷,那般弔詭但並非完全沒有可能。那麼難達成的境界,有時候在一些人的生命力卻來得自然、偶然、坦然。這世上太多的結果不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奇蹟是有的。難的也難得,但未必絕無可能。

不願也無力微笑時, 不用勉強自己振作;忍不住要流淚或掩面假裝藏匿,不妨偶爾放任。只要練就一定的收放自如,宣洩後懂得收斂,再繼續摸索前路,讓自己在艱難中過得小小自在一些有何不可?

有人會問:這些大概是心平氣和時才會想得到、說得出的吧,真要遇上天崩地裂的災難,怎麼瀟灑得起來呀?是的,哭都哭不完、怨也怨不夠……可是也一定會到達疲累的階段,疲累到一個點,在那個節骨眼上或者就會厭倦哀傷。然後呢?趁著現在享有的平靜“空檔”,給自己教育和提醒,說不定在遇上人生必然發生的滑坡和摔裂時,熬過去的過程會有所收穫。

畢加索說的話給了我一些想法。過了很久很久以後,人或許真的可能“變年輕”。在肉身不能抵擋頹靡退化、變醜變弱之餘,心靈反而經過歷練後習得輕盈的提升訣竅。

不可強求,只有發生。

那麼高難度的輕盈啊,多麼難得,當然可遇不可求。不過相信不是不可能的話,就有看見入口的眼光只潛力了,我堅信。













Tuesday, April 7, 2015

閱讀的“命運”——之後會怎麼樣?



下午離開學校走向公車站途中,身邊走過一個身穿附近一所小學的校服的女孩,背著大書包的她手中還拿著一本英文故事書,一邊走一邊津津有味地讀著。

女孩一邊閱讀時,腳步完全沒有放慢,彷彿閱讀和行走的節奏是完全統一協調的。可以感覺到一種熱情的飢渴,促使這個年幼的讀者不停地啃食手裡那冊書。那是多麼精彩的故事呢?女孩為什麼這麼著急,我心裡充滿好奇,可也當然沒有理由攔下孩子來問。

我被深深地感動。

也忍不住一直問自己同樣的問題,這孩子的閱讀旅程之後會怎樣?她在升學的過程中還會保有閱讀的熱忱和積極主動嗎?又或者在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課業負擔越來越重的情況下,閱讀不得不退位,甚至悄悄消失?

又或者,在這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日子裡)許多孩子的生活裡,閱讀從來沒有佔據過任何的位置?

現在和高中生在一塊兒,我在華文課的課堂上總會時不時提到閱讀的重要性,想方設法鼓勵或誘導孩子們去閱讀點什麼。他們到底會閱讀些什麼嗎?有什麼會讓他們想閱讀?我學《西遊記》裡唐僧念緊箍咒一樣地喋喋不休大概不會起太大的鼓動作用。就把一些有趣的、有意思的文章和文字整理一下上傳到課程的部落格分享區,再告訴大家有空去讀一讀。

不想強制,也無法強制。但是偶爾會想,如果有時間有精力,還真想帶著大家閱讀篇章,然後進行更多延伸討論。有些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有障礙,或者就因此排斥閱讀而遠離閱讀,因此我很想盡一些努力幫助他們,或多或少給自己機會接觸閱讀者終生受用的“好習慣”。

記得過去自己唸書的歲月裡,老師不時也會談到閱讀的好處,但我這款書呆子一開始就是自動自發去碰書的。中文、英文的都愛看,加上爸爸很支持我購買課外讀物不斷“進補”,所以我想家庭提供的閱讀環境對我來說騎了不小的影響。

看看現在的情況,孩子們的家長是否自小就鼓勵孩子接觸書籍,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呢?這是一個必須考量的關鍵之一吧。從小鞏固良好的閱讀“胃口”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孩子愛上書的世界,體會這個世界裡美好的奔跑、散步、風景和氣息。

即使長大了越來越忙碌,壓力越來越大,能夠在閱讀的片刻裡尋得安慰和力量, 這不也是一件美事?正是這樣的想法推動我,讓我不斷想要為孩子們努力,只要還有人會被打動,我就心滿意足了。

下午遇到的女孩, 希望你不會失去今天你讓我看到的熱忱,希望你在書頁裡的廣闊天地裡遨遊歡笑,一直到永久!









Monday, April 6, 2015

入世而不俗

她本是屬於“出世”範疇的人,但她為自己所屬教會所做的確實非常“入世”。她涉足網頁和手機應用程序設計,更通過網誌和播客為更廣大的社群提供宗教靈糧,打開了和信徒之間的溝通之門。 以系列藩籬的被打破是重要的,因為這位修女並沒有被世俗的觀念限制住,她懷抱日新月異的科技的做法是開明而務實的。
Sister Catherine Wybourne修女邁出的腳步是勇敢的、必要的。因為這個世界已經因為科技而除去了這世界上原有的許多封閉,數碼化生活的大勢絕對不可逆轉,識時務者不可能坐視不理,連宗教組織裏的修行者也不能幸免。適當程度的“入世”會吸引到一些註意和欽佩的目光,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拓開雙方的視野,一方面讓常被認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宗教界人士把原來顯得太難懂或太復雜的面向與宗教內容帶進人們可以接觸的領域,一方面也鼓勵俗世子弟多嘗試了解“神秘境界”裏的一切。
入世也可以不俗,隨俗不代表放棄原則。在這個和過去大不同的世界上,我們的生活不斷處於跨界跨領域的移動狀態。眼見Sister Catherine Wybourne的大膽嘗試,也算是一種鼓勵。 

Thursday, April 2, 2015

當此情猶如昨日


當我發現臉書上這個On This Day應用功能 ,頓時感受悲喜交集。這個功能會自動回顧我在一年前的這一天po過的帖子,讓我清楚看到我和誰誰誰互動了、誰誰誰來留言或按讚……三八六十五天前的事兒,即使顯得遙遠而朦朧,其實也並沒有距離得那麼久遠。

在這一天。

距離一年的時間,許多以為會保持原狀的事情可能已經面目全非,許多以為是那麼固若金湯的情緒大概完全煙消雲散?

在這一天。

回頭檢視那個早就“死”在過去的自己,或許會為了當時擁有認真生活的態度而小小自豪,也提醒要么開始漸漸怠惰的今時自我不要掉以輕心。

沒有永遠不滅的快樂,也沒有永遠不會癒合的傷,甚至,沒有永遠在身邊的守候。一年前的風景一年後不同了,淡淡地抬起頭來再看,心裡更多的是安定和接受,只因為這歲月的流逝換來的是成長。

On This Day的概念很好,它不僅帶來很棒的借鑒,也多多少少啟動內心反思的作用。當昨日的真情依舊真誠,不一定保留灼熱卻蛻變成了溫暖,那就是今日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