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 記憶失血過多了嗎?
今天在台灣的《自由時報》副刊讀了一篇王丹的短文,內容寫的是他對理想城市的六個期待。最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是他的第一個期待,對他而言,“一個理想城市,應當是一座有記憶的城市。”
沒錯,因為有人,一座城市便無可避免地成為一個承載記憶的空間,生活其中的你我都有為它注入記憶內容的責任。世世代代人的生命歷史將豐富他們紮根的這個城市,滋潤其土,也在上頭寄託他們的理想和願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城市在它的懷裡慢慢攬入我們的笑與淚、喜與悲,它的被建設是集體努力所成就的,其中當然少不了人與空間互動的故事和感動。當中千絲萬縷的情感和撼動根本就是解不開的複雜網絡,城市的血脈與我們的鼻息緊緊相依……
可是無可否認,我們同時也可以殘忍地以“進步”和“發展”為名,對城市的記憶進行暴力的摧殘和毀滅。
拆除的、剷平的、遭漠視的、被異化的……丟棄太輕易,遺忘太便利?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真的失去對我的城市的熟悉感,在它失血過多的情況下再也捉不住它的命脈,感受不到我們同一個節奏的心跳?
這是我默默擔憂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