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没有感觉”指的的是什么、从何可见,众说纷纭, 不过大概的情况便是:过年前的准备方面,逛传统年货市场采买的人潮并不如过去(甚至有网友撰文谈论名牌肉干店大排长龙抢购新鲜出炉肉干的现象消失,并以此作为“年味”渐渐走失的例子);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新年休假期间出国旅游“避年”(这是相当老掉牙的话题);探访亲友拜年的互动流于表面,不外乎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看电视、玩牌小赌……年轻一辈可能更期待的是完成和家人出门拜年的“例行公事”后和朋友的聚会。
这几年也注意到,过去大年初一、二大多数商家都不营业,咖啡店和餐馆也休业,拜完年要找地方解决一餐也小有困难(如果不吃快餐),但近年来不少摊贩在大年初二便开始营业,而不再是等到初五、初六才“开张大吉”。除了一些人普遍认为是摊贩们不重视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而更重视赚钱,我想这也是和激烈竞争有关联的现象。在摊位或店铺租金昂贵的现实逼迫下,多休息一天就是少去一天的收入,接连休假数日,“损失”就更大,一些摊贩的考量或许是这样。
邻里在大年初二便出现已和往常差不多的热闹,看起来有点奇怪,确实不怎么像在过年。或许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传统的年节“古早味”终究逃不过被冲淡的命运?在漫步下来的生活节奏中,年节的意义会否渐渐仅剩下“公定假期”而已?
恐怕走味的,还有更多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