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声声漫:扫除之必须

图片取自网络
那些烦扰的
躲避不如直接对抗
扫除、赶走它!

为湿纸巾拆封,抽出一张夹在指间凉飕飕的薄纸巾抹净办公室桌面的一隅,再动手清理累积一整年的文件和杂物,该整理的整理,需丢弃的丢弃,可再循环的在循环,分门别类、斩草除根。等擦干净的桌面干了,再重新摆设文具、参考书等物品,一边提醒自己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物件之摆放,把少用的小东西收纳在抽屉里,让桌面看起来更加整洁。忙碌了两个多、三个小时,心里挺有满足感的,眼看废纸篓里装满了拉拉杂杂的废物,还真有一回事似的。原来我的物质浪费程度这么严重啊,这点真的必须反省反省了。在打扫的过程中挖出好些买了却忘记其存在的文具和用品,心里盘算起接下来的一年要如何使用它们。完成一轮的清扫还相当有therapy的效益,毕竟除旧布新,启动一种不同的气象这件事无疑是给力的。平日以忙碌为借口不爱打扫,收集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着也会有心烦的时候。一年快结束时来个大作战,坚决对抗懒散,结果乐的还是自己。实体空间清扫了,心情也变得轻松,压力得到纾解,从有形到无形的方面都得到好处,这是今天让我最感受到幸福感的事。虽然也有朋友在看到我的“战绩”po图后质疑,这样的“窗明几净”究竟能够持续多久,我不过是一笑置之,唉,有多久是多久吧 ,勉强我也说不出个太不切实际的目标,也用平常心去对待,或许还更有希望些。扫除的好处,我彻彻底底领教了一回,接下来必然以教奉行了!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17

声声漫:太阳雨

图片取自网络
亮与暗呼应
天空做不得决定
晴雨并置着


听见滴滴答答的声响,没睡熟的我睁眼一看,窗外树舞婆娑,阳光和雨水的晶亮映照在窗玻璃上。是太阳雨,带风的还不错,至少不那么闷热吧。决定暂停午休,起来继续写写东西。倒水来喝的一小截时间里,雨停了!太阳暂时获胜了,不过远处天边还低低地挂着乌云。是要卷土重来的吗?还是弱势待散,我分辨不出来。从小就听家人说,下太阳雨时尤其别出门,因为淋湿了特别容易生病。我想,淋了雨不都容易感冒啊,太阳雨会更“厉害”吗?只痴痴地觉得太阳雨下起来的感觉不那么惨淡忧伤,不会暗沉沉的样子,似乎比较乐观点。长得大一些后才有不同的体会,太阳雨倒像是一种死撑的倔强,有欠干脆的不哭不笑的天空表情,豆大的眼泪不停滑落,嘴角无力百分百扬起的亮丽透过云层显得心不在焉。是该这样的吗?也许在人生里,这样的似是而非才是主流、主导,斩钉截铁的绝对反而是少数的状况。此刻又落下雨露,午后渐渐趋紧黄昏,太阳可能也懒得来装作坚强了,雨要赢就赢吧,不来太阳雨的戏码了。阵阵沁凉袭来,我珍惜的是舒爽。加上收音机传出的轻快舞曲,雨天好好铺展开来,太阳不搅局,也挺好的。顺道联系上生活,那些手边该做的事,就要去做好, 不管晴雨,不管是不是太阳雨,我可以分辨出来的绝对、是非、黑白,没有混淆的借口就对了。

Tuesday, November 28, 2017

声声漫:怎么爱着不完美

什么是完美
怀抱里的心跳,不
符合节奏吗?

图片取自网络
Nothing is perfect. Nobody is perfect.从小到大常听人说的话,加上自己的经验,很肯定这样是没错的。完美是一种理想、一种想象,让人有所向往和憧憬,才会努力和创新。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里,有人或许会一直追求达到心目中的完美,他们是否知悉那可能只是一个在遥不可及的位置散发异样光彩的目标其实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存在,“完美”是个myth,宇宙间漂浮的奢望与痴心,却是必要的点缀。就像是完美的社会与家园, 会有么?不会的。我们以为的很好很好的了,大概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了,却冷不防露出一条带骚味的尾巴……一些瑕疵列队浮出台面,嘴角带着诡异笑容的精灵们,原本不痛不痒地潜伏着却因故不安分起来,这里闹点别扭那里搅起些躁动,有人大剌剌地摆出了贪嗔痴怒的嘴脸,然后多一个又一个再一个,其实美丽的袍子里是个动物农庄就对了。我也和大家一样会埋怨不满,会责难讽刺,可是最后不完美还是生活的巨型布幕啊,我还有角色要演好, 我还有台步要走完。我也不完美, 那我哪里来的资格挑鸡蛋里的骨头呢?又或者真的是有原因的缺陷,我提不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活该要忍着吧 ,在不完美里不只有苟延残喘, 还可能心血来潮才看得出来的别扭的美好?别别扭扭、歪歪斜斜地摆在哪里,俨然一个“进行中”的workin progress,引诱人来完成它,朝永远不可能的目标迈进,自觉有着使命感,进而在有生之年活得有些味道。



声声漫:在家的乡愁

图片取自网络

此地非他方
我遗落岁月之处
还有风记得

我很喜欢看到脸书友们贴出自己生命过去某些阶段的旧照片,因为总觉得能够从他们选择再现的记忆里瞥见现在的他们的样子是很好玩及有趣的事。尤其吸引我的是在国外求学和生活的日常留影,当中的“故事”总是丰富多样,有机会从当事人那里了解一二总让我十分感动。端详着眼前的“过去”,心里想着在那些当下,当事人可否考虑或想象过未来的自己——重新贴出照片的现在的自己,会是怎样的?还是完完全全沉浸在那个定格中的moment?早年用胶卷相机拍摄的倩影还要冲洗出照片才能够看到结果,后来有了数码相机,许多许多的点点滴滴轻易捕捉、留存,他乡的所感所思凝结其中,年轻的身影们在青春的巅峰不怕承认青涩,还以此为荣吧。少年不曾轻狂仿佛就不在状况内一样,在异国面对己身的蜕变与成长,经验前所未有的人事物,甚至爱上那个地方,经营出一份second home的情感,甜美与微苦交织,纯粹与繁复交替,到某个程度觉得“够了”,大概也就是该回家的时候。然后还会尝到乡愁的,一条校外街道风吹的温度、一碗台风夜便利店里加热成一个人的宴席的水饺面、一本走了半个钟到书店买到手的参考书、一次穿过芒草爬上山坡远足后看到台湾东北角海岸……连串的“异地乡愁”滋味浓厚香醇,在按键转贴照片时一股脑儿冲上心头。还有身边的你和他、她,未必还有联系,却曾经多么亲密的人儿们,在家记起留在过往的身影,满怀都是祝福, 深深深深地祝福, 感谢有过同路的岁月……


Monday, November 27, 2017

声声漫:无数宇宙

图片取自网络
看不懂时想
自以为在中心呢
原来不是啊


和友人观看了国际电影节参展美国电影Florida Project,被导演呈献给观众的缺陷版、讽刺版“美国童年”震撼。在离儿童梦幻之地的迪士尼乐园并不远的高速公路旁的motel里居住的单亲妈妈或问题家庭的小朋友们在各自支离破碎、光怪陆离的童年里生活和长大,他/她们身上发生的怪事不断,纪律、价值观和品德在“一般人”的判断中应该都是很有问题的。观众席上不时听得到感叹、惊叹,还有我自己的叹气声……我在“审判”他们了吗?眼前看到的大量刺青、香烟、裸露的乳房,还有听见的脏话和满是污言秽语的流行音乐歌词让我的感官晕眩,这是我必须承认的,而另外我也要承认我根本不理解这些符号构成的宇宙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家长不应该这样、小孩不应该那样,我是教育工作者,so? 如果我坚持在以自己为中心的位置带着鄙夷斜视一个个不仅完美的小宇宙,我就真正高尚了吗?大概不是吧。走出电影院时,我还觉得有些错乱, 因为太多的信息需要处理,我的观看和判断定位需要调整。最怕的是让自己变得义正言辞,然后不懂装懂地批判与我不同的他者。可是我始终必须记得的是, 我也只是这个大世界的其中一个小宇宙,没有条件或资格比别的宇宙优越。我没有权利同情别人,也不可能真的同理,那么我能够做什么啊?或许就是带着尊敬对方的态度聆听和观察,不多加指责,仅此而已。

声声漫:面对无奈

图片取自网络
不管喜欢否
花叶总有飘落时
你,独有接受

不时有身旁的人彼此安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啊,侧耳听着也觉得是说给我听的。遇上无奈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除了唏嘘或抱怨,剩下的就独有接受。我不认为这样的思考是宿命的消极,没有用处,反而觉得还不错嘛,在无奈的面前能够武装好自己的心灵,准备海纳百川,虽然未必真的能够轻轻松松地做到百分百的处变不惊,却已经多多少少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雨飘摇。有时候经历的未必是什么山摇地动的震撼事件,小小的不顺遂或个人控制不了的自然界规律(花落潮退夕阳落雨等等等)也可能让任性的自我觉得无奈,能够怎样呢?跺脚摆手、唉声叹气也于事无补,只有自己中内伤,不值得啊。客观环境已经是无奈,主观的应对就该尽量避免无耐——要求自己耐心点地接受事态发展,花多些心力去观察事态,或许it isn’t all that bad,谁知道转机会否就在某个神秘的缝隙里等着时机的成熟好出台?也许,在陷入痛苦的当下很不容易做到从容,激动的灵魂平静不下来啊,这也确实是的。所以平常的练习就很重要了,平日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耐力和细心有朝一日会派上用场的,别怀疑了,在一生不长不短的历程中,任何的“情商储蓄”都有发挥作用的时刻,这点我已经亲身试验过了。


Sunday, November 26, 2017

声声漫:活该的两难题

图片取自网络
轰烈或平淡
是要肝肠寸断吗
还是白纸般

“活着”的铺展只有一个方向,向前而没有其他。以为有后退的选择说是幻想,不如说是期望(不想用“奢望”因为感觉如打自己一巴掌),计划着怎么go back只有导向沉浸于回忆。回忆的画面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声音都不一定的;有颜色的话,是淡黄还是灰黑的画面,也是没有绝对的。不时提醒下脚步问自己(或者莫名其妙地在脑子里爆炸开来的巨型水晶问号),此生要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假设我有选择的权利?答案总不会马上出现,我也从不认为会有干脆的抉择。没法避免地得是活该的两难,又或许,活该是因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决定的。轰轰烈烈的人生戏码多半不是挑选的,而是自然入镜,是老天拣好当事人来担任要角的。平平淡淡才是选择,选择放下和放开, 在自己先后天条件里的安分存在,偶尔碎碎念地埋怨不便不顺不平不爽,明白不会有改变世界的奇迹发生后,继续点亮自己的前路走下去。跌跌撞撞还是慷慨激昂都是前进,在白纸上行笔走墨般地火玩一辈子。有留白亦有图像、有肯定也有遗憾,这就是人生了。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画作, 也会终于告别一切的时候。用岁月画出来的命运谱系美丑冷暖都是敝帚自珍的 ,再平凡普通也是自己参与过的真实,胜过只有烟尘光线掠过的热闹繁盛——感觉不到血脉里的奔腾,只有无法自主地被燃烧时比不了真切生活的。所以最后都要告诉自己, 不要太常去耗费脑细胞想这些有的没的,停下脚步时纯粹放空就很好了。


Saturday, November 25, 2017

声声漫:灵气

镜子里的我
几分几两,自己算
别太膨胀好

和一阵子没见的朋友茶叙时聊起许多我们都认识的人,说到当中某些人自我感觉膨胀的问题,感觉颇唏嘘。都说Ego是人的劣根性的本源之一,自视过高的人在这个社会不良就不少,而他们如果不让这份自视干扰到别人也就罢了,但朋友和我的共识是,这类人最不懂得的就是低调的美好,反而偏爱以高姿态、大动作面世,试图大剌剌地抢夺人们的眼珠,孰知却往往引起大家的不满或不屑。当事人不把投射过来的眼光看做批评,说不定倒觉得那是别人对他们的关注。结果是一个不太美丽的误会,bad taste all around。一个人有没有灵气是相当明显的,盖不住也装不出来,有的话,举手投足都会闪亮,反之就别勉强。藏拙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技术可以保住自己的颜面。我当然遇过有灵气的创作者,阅读过灵气逼人的好作品,为之佩服不已之余,更谨记时时提醒自己不得过度吹捧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能人面前,我真的算不上什么。在恭维的话语日益廉价和随地可听到的情况下,要求自己严守纪律,不要让耳根随便变软也是一重挑战。没灵气已经是事实,切忌让浊气成为残酷的事实,要不丢脸,终究得自己负责。我相信朋友也会同意我的结论。


Friday, November 24, 2017

声声漫:纠结的

不成句的单词
散乱灵魂不安地
绵长,入长夜

 我喜欢偶尔阅读诗,中文的、英文的,以及更偶尔的日文诗(包括俳句)。 凝视诗人创作中排列成形的思绪,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跳tone或不跳tone的句子群结成阵,也是一款纸上风景。只是偶尔着眼收入它们的倩影,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感性容易溃堤,跟着诗句行到某个点就会难以自拔,还可能开始在意识的奇异驱使下拆解句子,解构它们成孤立的词汇。这是一个相当纠结的阶段,却是通向情绪抚慰出口的必经通道。多么纠结的分秒以自己的规律敲打出路径,一分一秒不多不少,没有丝毫的差错,永恒准确。参差的只有诗句的长短,上山下海,登天入地地带着读者遨游。我当然有走得疲累的时候,一步一步欠缺稳健时便在某个标点停顿一阵稍作休息。没关系,就算感觉比之前更纠结了,也持续相信这是一个排毒的步骤。重复念出之前的诗句,感受清楚的共振揉动血脉,口腔周遭的,直达全身。那是古文明宗教的咒语吗?或许是,毕竟诗歌曾是人类与神明通灵的沟通管道,就算到了现代也可能继续扮演同样的角色。然后胸口的紧闷得到纾解,松开的束缚让暂时脱序的字词再度串联成熟悉的风景,念过的眷恋之语句都回归位置,在纸上神气着。我则接着等待下一个偶然,以及与另一首诗的邂逅。

Thursday, November 23, 2017

碎碎呢喃:几率人生

图片取自网络



每天收听电台广播都会留意气象预报,判断当天下雨的几率。就算在假期也是这样,尤其是要外出办事的日子,先准备好雨具或规划最顺畅的通勤路线,力求事半功倍。做其他事时也常常需要估算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尽量确保一次出击就命中目标。人生中的计算工作好多,数学不好的我也不得不相信勤能补拙(以致最终的熟能生巧?),凑合着用了这些年还都能够顺利过关,真是庆幸啊。不过总不成一直抱着侥幸的心态过生活的,因为没有人会百分百地顺遂无忧,一次又一次地跳过烈焰熊熊的火圈,碰到失败、遇上挫折的几率无所不在,潜伏的陷阱似的。我认为必须切记的是,百分之几的成败是种行事的参考,不该被视为全然的主宰,而更多的是提醒自己要多加警惕、谨慎前进。起起落落的人生里输赢参半,增添对斗志的刺激未必是坏事。从小到大,听过师长以名人的励志故事鼓励的我,现在也不时举出同样的例子给学生听,要大家在心里大略算一算自己成功的几率,不是给自己添加无谓的压力,而是推动他们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几率高不可骄,几率低不可弃!有时候算得眼花手软,又裹足不前起来怎么办?我会把数字全甩开,然后向前迈步就对了。直到事后回顾,我才明白原来可能是underdog的自己,鼓起勇气干起活来还是有机会成功的。

碎碎呢喃:君王的不自由

图片取自网络
一个人去看了同事推荐的电影《女皇与知己》(Victoria and Abdul),看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她的忘年之交,来自印度的Abdul Karim有着如何的一段缘分。由演技派前辈演员Judi Dench饰演的女王一举手一投足都是皇族风范,与阶级身份天差地远的Abdul互动极佳,连个世界的人走在一起,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共处一室,后者妙语如珠、真挚淳朴,让前者听到她从未想像想更甭提涉足窥探的世界的见闻,凸显一个万人之上的女皇其实不也是一名囚徒的真相。君王的牢狱是巨大的皇宫,与牢房相比,虽然四壁之间的距离倍增无数倍,可是君王还是不自由的。一如Abdul指着波斯地毯上编制的自由之鸟 bird of freedom,精致美丽、光彩夺目但也永远无法自由地飞翔。它困陷在环环相扣的金丝银缕间,而女皇也逃不出她宿命的繁文缛节。一天到晚生活在锦衣玉食的舒适里,从早开始周旋于公务和外交活动,还要应对心底清楚不过的宫廷权力斗争,女皇怎么幸福得起来?整个大英帝国踩在她母仪天下的足间,可是她又看过自己的疆域的百分之几?最像井底之蛙的,说不定就是她,只是没有人敢如此对女皇坦言。所以当她终于偶然地邂逅一个有趣的“仆人”,藉由他的“教育”得到望向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女皇是欣喜的。电影情节开展时,我频频想到“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想着人人都渴望攀上高峰,成为人中龙凤,可是没几个人会想到,达到最高的位置时将面对何等的寂寥,而那又是怎样的折磨?失去自由和从来不曾尝过自由的滋味一样可怕,或许因为想像不能带人跨越坚固的不自由之牢狱,尤其当被禁锢的是被同学最有权力的王者——她的至尊地位是最牢固的枷锁,一个被珠光宝气的华丽包裹伪装的悲剧便应运而生。生得平凡便显得可贵了,可以随时轻装上阵,勇赴生命这个grand adventure的世俗男女,大概要比动弹不得的帝王将相开心许多吧?还有“知己”这件事,古今帝王将相难有贴心的朋友,很多时候无非因为担心错信奸人,引狼入室。不然就是有奸人在旁从中作梗,千方百计赶走君王身边可信的忠良,好达成阴谋诡计。明智的君王不会容易上当受骗,可是多数在位者似乎都难免被迷惑或误导,酿成自己的悲剧。毕竟君王也是人,血肉之躯也有欲望和毛病,是凡人就有不自由、不自主的时候,犯错在所难免。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17

碎碎呢喃:市井“声”命

图片取自网络
早从多年前开始, 我便喜爱爵士乐。爵士乐里很多glamourous的想象,联系到都市生活的不同面向,让人听出耳油之际,也可在心里绘制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像。光鲜亮丽的街景和路人,音符缭绕的朦胧里令人陶醉。可是现实的高清呈现总不允许人逃过真相的尖锐。当然市井人生不见得是全然使人凄苦郁闷的,但是它必须是五味杂尘、好坏参半的,许多时候并不予人选择的余地,you take what you can given。舞动的旋律终究是联想的桥梁,不是此岸或彼岸,是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切实的本质。市井里的奔波有时根本顾不上什么配乐,匆匆忙忙、庸庸碌碌就是一个早晨、一个午后、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可是我自知我的耳朵和心都是不甘寂寞的。越是容易感到心力交瘁,我就越是渴求慰藉心灵的曲调。老牌old school的爵士扎实浑厚的素质在被磨薄的意志上温柔婆娑,或在咖啡、奶茶里默默溶解,流进疲倦的躯体里让肉身得到滋养。我想这正是美好所在,没有完全摸不到出路的绝望吧,一座都市里再渺小不过的你我他都仍有被疗愈的余地,我们的利益还可以亲手守护,音符和生命同在,共荣辱共存亡,说得严重了一些,却大概也就是如此了。有时侯在某一个转暖叫想起某一首歌,哼起来就暂时带我穿梭到不一样的时空了。瞬间往返,也足以娱乐自己了。我被训练得很知足了,这未尝不是好事,我对自己认真地说,过后就真的笃信了。

碎碎呢喃:二十年

我们常用“十年”来做回忆的单位。人生有几个十年啊,我们豪气或沧桑地问,然后十秒唏嘘,用心而投入。可是我最近倒是更喜欢把单位划成二十年。二十年前我高中毕业准备上大学,二十年前我从学生报投稿转向公开园地。二十年似乎比较不那么轻率,分量足一些吧,我想。还有一生中的二十年实在没有多上个,一般人顶多五个?物以稀为贵嘛。恰好够稀罕,不太粗鲁,我觉得刚刚好。二十年慎重得恰如其分,让人会重视它珍惜它,审视或欣赏都会用点心。掂掂重不会随便放开,对时间的把握是个好的提醒。还有二十年作为一个谈话话题的优质,也是相当令人安慰的。尤其是当这二十年里自己专注于某些事并投入了许多心力,说着也觉得颇自豪的。你怎么走过这段时间的啊?我被问及时都会先微笑,在尽力清晰地诉说究竟,毕竟一大段时间里的始末不是三言两语交代得清的,但也不能太啰嗦冗长,免得让听者觉得无聊。他们是speed tour啊,在一杯茶的时间里穿梭我人生的一个风景,顾客至上地为他们着想,也确保自己有听众。不然二十年的精彩浪费了,值得吗?

Tuesday, November 21, 2017

碎碎呢喃:形容词

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头痛的是,如何教会他们在文章里利用适当的形容词为行文增添趣味。简单地摆出流水账可能都有难度,要锦上添花就更有难度了。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我发现自己大概就是爱写,加上胡思乱想的能力强,不管是写事还是写人,写心情还是写环境,我都乐于泼洒笔墨,甚至不时实验新奇的写法。然而得分不是我的主要考量,我更在意的是自我的突破和超越。让观察和感受跃然于纸绝不容易,可是也并不是不可能。形容是锻炼表达力的关键运动之一,选择恰到好处的形容词来描绘要呈现的对象不仅是画龙点睛,也包括绘制猛龙的全身。从大到小,由粗至细的按部就班,不疾不徐地铺陈出准确的精致,予以我莫大的满足感。怎么让学生也渐渐体会这样的追求之必要呢?用分数带领是一个手段,可是不能是唯一吧。我的终极目的是要推介对生活感受力之敏感的培养,鼓励孩子们更用心地去认知自己的生命情境。学习一单子的形容词,不是乱套乱用,而是经过谨慎挑选筛出适用的珠玉,拼出最终的美图。这个过程里他们得到的学习,我希望能够陪伴他们良久。

Monday, November 20, 2017

碎碎呢喃:有备无患

图片取自网络
很多新加坡人并不排斥被贴上“怕输”的标签,我是其中一人。虽说不至于引以为傲,但也不认为有什么可耻的地方。至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怕输者可能是更懂得有备无患的生存之道的人亦说不定。从小接受师长的教诲,要我学习什么是防患未然、什么是笨鸟先飞,评估好自己所处的状况,为接下来的可能性进行一些能力所及的准备,看起来确实无可厚非啊。也许不尽然“无患”,但是有所准备总可避免完全手足无措,陷入无奈与无助的纠结里,何乐不为?最会阻挠人进行事先准备的莫过于惰性,自以为是的安逸和逃避心理一旦作祟,人往往就对先行做好准备的工作有些却不。我大概不会那么unlucky吧?没有准备就被逮个正着的人不会就是我吧?果不然,命运就爱拿人的侥幸心理来开玩笑啊,目睹多次,每回都会感觉唏嘘,可是发生就是发生了,再纠结也没有用。到时才来埋怨干嘛不早点做好防范或预备解决方案都没用了,覆水难收,湿了鞋子、干了嘴巴都是教训。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辈子汲汲营营地怕输着,不敢越界尝试未必“包赢”的东西,人生也许也会留下无法回头着色的空白。所以总不该矫枉过正的,反复提醒自己,希望人生可以过得更好。

Sunday, November 19, 2017

碎碎呢喃:行

图片取自网络
最好有个盒子
能带我穿越纷扰
或是可否用一片嫩叶
承载我抵达风之谷
我的心
保有许愿的自由
还有抵抗失望的
免疫力
可以继续慢行于天地
那些神秘或日常的去处
不怕受到阻挠

每一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不算多但是怎么讲,遇上交通阻塞或是故障事件仍让人感到十分不悦。顺畅被打断了,节奏便也乱了。就算是最熟悉的路途中,也会藏有太多的不确定在每天的展开里埋伏。你害怕吗?我会。因为衣食住行里无一可缺,移动似乎最在个人意志的控制范围之外。要预测也不容易,该加进多少的额外时间做缓冲,真的是一门学问。远近所在的抵达带个人不同的感受与感动,前往的过程十分重要。卡在莫名其妙的地方进退两难,我最讨厌那种状况了。或许是我的个性修养还不好,不够耐性,非我选择的嘎然停顿令我太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算过去了一天里总可能有些疙瘩存在。走路好像最牢靠了,自己掌握速度,还有锻炼,只是太远就实在不可能了啊。

Saturday, November 18, 2017

碎碎呢喃:亲和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透过许多方式进行,整个过程不但是科学,也是艺术。具备了亲和力的人能够更轻易地和其他人取得共鸣,达到沟通的高效水平。说话和聆听都十分重要,必须兼顾的地方也很多。诚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带着诚意沟通的人往往也非常有亲和力。这份让人想亲近的魅力是无形却绝对存在的。一些人不必说太多,一举手一投足已经透着吸引别人来亲近他们的费洛蒙,可以如魔法师那样把人们带到他身边。说话的内容未必精彩绝伦、惊心动魄,然而说话者的态度已经让人感觉舒服和倾向于聆听。至于听者,有些予人特别舒服和安心的感觉,且总像是能够猜测到对方的心里在做何想,是否在非verbal的层面得到了需要的安慰或肯定。耳朵的接受能力多可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估量出来,能给予说话人力量和支持的听者也必然散发亲和力。要在守护住原则的前提下显得好亲近,而不是在道义上被迫妥协,这是最对得住自己的做法。有亲和力的人不是只能受人欺负的pushover,要刚柔兼具,对局面判断准切、处理得当,还真不容易。但是容易就不是人生了啊,这是铁律了吧。

Friday, November 17, 2017

碎碎呢喃:遗落或遗弃

一根躺在地板上的黑白羽毛,引起了连番的思索。它曾经伴随过谁的飞翔, 成就其自由?这根羽毛是如何脱离母体,它有感受吗?我最初的想法是同情它的不小心被遗落,虽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奇怪。后来有朋友提醒说,搞不好它其实是被遗弃的,是鸟儿唾弃的累赘,才终止携同它飞翔行旅的安排?Why  not?承载着无数次起飞降落之间的故事的一根黑白羽毛,它的“退役”是阴差阳错还是蓄意为之,真的让人觉得兴味盎然,想象无边。可或许会多加思索的人并不多,躺在地上的轻盈羽毛大概只有等待风儿来带走它了。是遗落还是被遗弃,那该是永远的迷了吧。结果永远不会有答案的揭晓,我必定要死心的。当经过许多特殊一点的小物件时,我常有好些莫名其妙的联想,有时候一个点串联一个点,竟可以绘制出一张叙事导图似的。在重视big picture的生活与思维文化里,小物小事的魅力比较容易被忽略,让“遗落”成为“遗弃”。换个思考角度来看,倾向认为是遗落的想法可能是有点不合时宜的浪漫,老派又太多蕾丝花边的感觉,可我偏悄悄钟意着如此的细腻,因为我觉得那正是生活需要的调剂,或是柔软剂,让紧张的神经别那么绷紧。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17

碎碎呢喃:作假

图片取自网络
每每读到有关学者或研究院在所属机关的研究工作中作假的报导时,心里总觉得很惋惜。作假捏造出亮眼的研究成果,企图瞒天过海,当然是很不道德的做法,且绝对不能被接受。可是我想更重要的是探讨造成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学术机构如大专院校面对排名的压力,而当这层十分功利的压力下达科研人员或学者时,一些人的反应或许就是不择手段地挤出所谓的“丰硕成果”,以求取得经济或名誉方面的好处。名利双收的诱惑太大,道德无价(值?),就算冒着在被揭发后很可能会身败名裂的危险, 也还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我感到不解的是,如此打肿脸皮充胖子是维持不到永远的啊,那么有一天终于露了馅,岂不难堪?我更打从心底相信,一个忠于自己的学术尊严的人是不会做出对其专长领域有侮辱性的事的。真心热爱自己的研究的人不会造假,这点是我一厢情愿、过于天真的想法吗? 可我的确宁可如此相信,并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够做出任何的妥协,绝对要stay true。实实在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是研究工作与否,都是个人该珍惜与守护的荣耀。

Monday, November 13, 2017

碎碎呢喃:真真假假

图片取自网络
这世界令人混乱,同时也颇有趣的地方便是真真假假的交织。年纪越大,对于灰色地带的感知似乎也越加敏锐。判断力不停地被磨练和优化, 唯有早自甘被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会心甘情愿地受骗,或许还甘之如饴。《红楼梦》里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我在初次接触的求学时代已经觉得太深刻,并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实践和体会,不但学习分辨,更习得了应变的种种技巧。一开始会对虚假的主人们格外怀有怨怼,但在自己也不免在一些时候陷入“不真”后,我便渐渐更加能够释怀了。这并不是说我就此纵容虚假的存在, 认同它们的价值而是悄悄地我已经进化到能够对一些伤害的元素有所免疫——以自己守护的真爱护自己、鼓励自己,要求自己慢慢地在接受假必须与真同在的现实之际,不允许它无情地毁损自己。我的trueness to self是值得我骄傲的地方,抬头挺胸地傲然秉持,别人笑不去、驱不走的倔强, 不伤害任何人或自己, 却能够护卫自己的心。真真假假在彼此的眼光里擦身不止,来来回回、曲曲折折,可暴戾也可温柔, 却都一样是生命的学习点。真真假假,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分不出孰对孰错,依靠判断力进行评价,难免有疏失,到头来未也必要太责难自己啊。

碎碎呢喃:性|别文学与其他



回顾自己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在台大研究所的时候,特别常被提醒要在研究中地对other的经历与处境保持警觉性,避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拉歪讨论的进路。其实此原则不仅适用于研究,也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有所作用。It's not all about me,“我”只是整个状态里的极小部分,作为中心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代表微小局部的点,拓开来还有很大很大的探索空间。在我熟悉的文学领域正是如此。讨论相对边缘化的女性或族裔文学,因为自己是女性而过度义正言辞或是因为自己是绝大多数的华族而对他族(用“外”族似乎都带有排他性)采用不够政治正确的眼光,还是带优越性地凝视他们。这样会不会显得过度谨慎或小器呢?我也问过自己,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仍觉得小心不过分,用心是关心,不管是不是学者,至少也都生而为人,体现基本的尊重是必要的。从文学说起,延伸到生活,是对自己有效的提醒。因为就算当下身是主流,也未必总是如此,风水轮流转以后,位在边缘的话,不也会在意与感激更平等温和的对待吗?如此思考,我觉得有道理啊。

Friday, November 10, 2017

碎碎呢喃:藏拙

图片取自网络
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用心掩饰不完美的地方,是许多人很自然的反应——小则插花添草,大则抛出烟雾弹,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藏拙。藏拙,说来也无可厚非,不伤人害己的话,纯粹是很cosmetic的动作吧。那么藏拙算不算虚伪呢?我觉得这里踩的线实在有些模糊,隐隐约约地,似乎很容易成了欺骗他人的心机。被藏起的拙劣是真实存在却不被认同的,只不过不认同它不能够否定掉它,这还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什么理由藏拙才是可以被接受和谅解、接纳的呢?我思考了许久,觉得还是以良心为准最合宜吧。遮掩不够完美、不够良善的部分, 无论是物质还是人格的部分,结果都必须不伤害到他人,这个原则不容妥协,不然就真是虚伪了。谦虚地说出自己的作品是拙劣的,要打从心底通过自省对作品有所批判,带诚意地表达出来,说真的,大家是感觉得出这番真心的。要真的藏不住,那么还不如大方一些地坦诚相见,胜过牵强的躲躲闪闪,自觉面子上挂不住而尴尬不已则更加不自然、不舒服。终究是苦了自己啊,我想这压根儿不值得。加上否定的是进步的可能性,那或许就输得更大、亏得更厉害了……

Thursday, November 9, 2017

碎碎呢喃:逗号

图片取自网络
我和朋友说过,我对中英文语法理论的知识不怎样,语感却是相当可靠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只因为那些语法理论总让我觉得索然无味,而多写多读多说多听让语文在我意识里扎根很深,运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随后玩起花样来也就更加肆无忌惮。标点符号当然也在被玩的范围内,尤其清新的是逗号。一颗逗号松散地连接两个概念或想法,建立起逻辑的架构,却还是给我不太拘束的自由感——故事还会延续,余韵仍会流转……句点当然明示一个告终的结论,逗号的弹性则暧昧得恰到好处。这当然是我爱胡思乱想的结果,或许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句子里用上几个逗号,使语义明显绵长,串连起散乱的思绪,让人逐渐读清某个所以然。可是这也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莫叫句子变得斑斑点点、断断续续,因逗号泛滥导致信息接收的紊乱。如果不是打字而是手写,下笔划下逗点的动作也是一个休憩的片刻,或是诗意的停顿(窘的是,有时候停下是因为词穷或者语塞但又碍于尴尬而不敢坦白)。觉得有“诗意”,也是在安慰自己,加个逗号,下半句大概就会顺利铺展了。如此信仰着,才觉得安心,接下来又捱过一个block了。人生继续下去,不也靠一系列的逗号……

Wednesday, November 8, 2017

碎碎呢喃:晨写晨读

早晨的时光特别珍贵,也许因为平日的生活节奏总是和快比快,一刻比一刻紧张。晨间与文字相处的时光因此也是我和自己相处和对话的时候。内省是生命里必须的self-check,检查自己生活的进路是否on track。就算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我也会推动自己赶快投入读或写的催化模式,催化我在文学里的思维里程。摇晃的公车通勤路程经常予我丰富的收获,搅动的许多情绪在接下来一天的时间里流动直到最终的沉淀。与夜晚相比,早晨的读写是为一日奔忙做准备的“分神”,在看似散乱的状态中酝酿一番,再投入忙与盲的世界。读的可能是前一天留意到却没有闲暇去阅读的内容,写的则是搁置了一夜的感触,加入一点距离后方成形的结果。一日之计在晨间染色粘味,穿过阅读内容的熏陶,撒上叙写字句的感动,为我提神醒思,成了习惯之后也是为每日向往的一部分。身体在休息一夜后需要粮食的补给,思维也渴求灵粮,自助自足是可贵的,为自己的文字修养努力,更是不可懈怠的要事啊。





Tuesday, November 7, 2017

未来世界——水晶宇宙

未来世界Future World 常常让人觉得好奇,即使对未知有些胆怯却也还是心怀期待的。那是个怎样的空间呢?有些什么样的挑战等着人类呢?我会在那里遭逢什么样的际遇呢?我会好奇的是,年轻一代的青年对于自己将来会处在的社会到底有什么想法和期盼啊今天当我在参观一个以未来世界的想像与可能性为主题的展览会时, 里头一个题名Crystal Universe“水晶宇宙”的灯光装置艺术品便引起了我的兴趣,并激发了我的一系列反思。光芒四射的空间光影交织,明暗鲜明地对照,相互辉映。就像“未来”必须有“现在”和“过去”为基础一样,后两者的互动作用是促成未来的根本因素;水晶体的光亮需要和哦按来衬托,昨日辉煌过的past present在消亡之际留下了让时间与人延续下去的宝贵能量,打造起来的宇宙才能够骄傲地存在下去/未来的与现在和过去的不同是重要的标记,让人在一份撩动人心的新鲜感中持续创造——新的生命领会与体悟,新的生活经历与发现,掘起潜力强大的惊喜情绪。然后宇宙的新秩序便有望形成,看来似乎那么自然而然,实际上确实诸多因缘和合的巧妙搭配。穿过亮闪顺序会不停转变的空间,想像自己投身朝未来光速飞驰的宇宙里, 我的灵魂也在发光发热,未来显得无比精彩诱人。

Monday, November 6, 2017

碎碎呢喃:格局

许多事的经营都讲究结果的格局——或大气或精小,感觉上总是给别人看多过让自己作为反思之用。一般上,人们似乎倾向于把赞美之词留给有气魄的庞大格局,觉得那当中含有的乾坤更撼动人心吧。可是我倒认为,格局并没有所谓的标准size,未必越大越好,毕竟小巧的配置安排也可能具备难以想象的潜力, 可以爆发出无穷的能量,效果带来惊喜。宏大的格局在不幸被局限性束缚的时代里难以展开,结果绑手又蹩脚的,不但悲哀还可能显得滑稽,令人尴尬万分。那还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比较好掌握的规模,大小适中,是个人能力范围内游刃有余的尺码。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因为我始终是整个局面的主宰者,策划和执行的努力都源于我,驾驭得好则效果佳,我当然要全面掌控。在文学阅读中方面, 我其实偏爱格局较小的作品,一方面是我的个性本来就不属于大格局型,另一方面我更喜欢留神留心创作者在新格局里对细节的把握,把丝丝缕缕的细腻精致呈现得恰到好处, 看得我赏心悦目,喜悦之情往往更甚于在磅礴的大阵仗前手足无措。格局不怕大小,我在自己的写作中,常这么提醒自己。

Sunday, November 5, 2017

碎碎呢喃:故事的始末

图片取自网络
喜欢听/看故事,各种生活的点滴串联起来的故事,由不同的人来叙说,风味总有不同。男女有别,作者或故事人的性别对故事的风格、人物的塑造等元素都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historyherstory都可能血泪交织,情感层次丰富。一般而言,故事的线索要么单一专注进行,要么同步发展几个轨道的多样性,读者或听众总要投入关注,才能够把握故事的始末(包括到达终点的所涉及的整个过程)。将故事娓娓道来的人绝对是操控某种魔力的,使人着迷,想要追根究底地揭开所有谜团,搞清楚一切。那些跟源自历史事件且有迹可循的故事背后需要的“加工”或修饰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听或读起来尤其令我动容。生命里的许多故事都是丝丝缕缕环环相扣的,结成的那张巨网很可能同时是盘根错节的谜图阵,考验读者或听众的理解能力。这层挑战性令故事们变得更加迷人醉人,并有助于它的延续与传播,对其生命力是莫大的支持。每一次的阅读是给予故事的强心针、催化剂,鼓励它,帮助它触碰到更多人的内心,柔软的故事停泊处需要内涵的供给啊!

碎碎呢喃:说说“机”律

好多次在外出时目睹和父母闹别扭的小孩,冲突的原因很多时候都和“机”有关——手机、平板电脑是罪魁祸首。小瓜要玩,家长不让,结果双方僵持不下,小的哭闹大的怒吼,闹得不可开交。我我总在心里给父母打气,希望他们会争气,不要让孩子在他们的心软姑息下错过了学习自律的机会。在和一些学生家长面谈讨论孩子的学习困难时,也总有人会反馈说孩子的手机和电脑游戏的“毒瘾”严重,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学习,而父母基于诸多原因束手无策。缺乏自律是问题最直接的说明,而当我和孩子一对一探讨问题时,他们也承认这一点。知道问题是什么却无力采取行动解决,如果加上与家长的沟通不良,后者的唠叨责备就更加起不了作用,甚至会激化问题,造成孩子叛逆反抗的回击。但自律始终是要发自个人,从外加诸其上的更多的是枷锁,勉强难有幸福。只是父母身为孩子最初也该是接触最多的人,毕竟难逃责任,有必要发挥正面的影响,鼓励孩子培养责任心,在玩乐放松之后仍要记得回归正经用功的认真状态。不必人时时催促叮咛,甚至动手推拖,那太有压迫感了。老师也别当破唱片播放机了,一直念紧箍咒也很无聊的呀。我们一路走来,少小时也面对过许多诱惑(写功课写一半想看杂书是我奇异的分神),只是被家父家母锻炼出专注力,不写完功课还真的无法安心享受偷懒,这段童年细节说出来,我学生都还觉得不可思议啊。

碎碎呢喃:传播年代

图片取自网络
我问自己:写作于我从来都是再直接不过的事吗?频频revisit这个问题, 一边咀嚼和思考,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坚定厘清自己的思绪、自己的信念。昨天接触到散文发表媒介的问题,现在是博客时代的学做,又或是已经跨越到“后博客”了?我凝思一下后得到的答案:不重要。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写散文是生命与存在的一部分,和吃喝拉撒差不多同等重要(说得直接一点,不避讳粗陋的表达或意象,其实生活不可能是处处细腻精美的,这是最真实的啊)走到今天这个新媒体蓬勃活泼的传播时代,纸媒就死了吗?纸本的发表就落伍了吗?我觉得戏的唱法有很多,各门各派大可百花齐放,谁怕了谁,谁真的拉得住谁的腿啊。况且还有个人的意志啊, 我总愿意相信真心捍卫文字文学的写作者是内含高度韧性与任性的,别忘了人性,在这个或许是最坏也可能是最好的年代里,我们各自前进(也包括驻足原地欣赏the world go by或后退几步欣赏记忆),在自己的耕耘空间里开辟自己的天与地。写作的本质是孤独, 一个人狂欢也有滋味,不是自我安慰的阿Q而是酿造独特的真醇况味。许多的“一个人”擦身碰撞,然后继续各自的运行,这样的modus operendi在如此的时代里,也很不错哦。

Saturday, November 4, 2017

碎碎呢喃:进步还是不

生活在发言管道越来越发达的公民社会里,牢骚被听到的场合很多,说的比唱的容易,更别说做。谩骂与诟病的人多,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人少。很正常,纵使也很可悲。要求别人进补来利益自己,想得美而堂皇,却不是每次都会如愿。别人干嘛要来成就你的快乐或舒畅呢?你不会自己争取吗?如果是你要的改进,你自己难道不能出自己的一份力么?错永远在别人身上,主动权永远在他们手里,“他们”又是谁,难道就不包括你我?真的要让社会有进步,让公民素质得到提升,不能不由自己做起,从个人的最小单位树立自己的榜样。如果认为是该做的right thing,就别害怕别退缩别怠惰,提起道德勇气去实现不一样的状况,更好的状况。这样讲当然听起来很简单,要真做到就需要费气力了,究竟值得不值得,则还因人而异。个人要奢望改变整个社会毕竟不是举手小事,实际一点地要求自己达到局部的进步,从自己的sphere of influence开始有一些正面的不同,我觉得是可达到的范围。靠自己推动一些进步,小步总胜过完全有不,我便经常如此提醒自己。

Friday, November 3, 2017

碎碎呢喃: 与废墟交换的话语

图片取自网络
废墟的颜色是什么?废墟的形状又是什么?我想着要与我心底心眼凝视的荒芜进行一些亲密的沟通,要把灼烫的密语娓娓道来,搭配以此来没有如斯温柔的手势和姿态,为了留下一个传奇般的结果。话语的流转在一个魔幻的速度中发生,记忆将镶嵌在流年的肌理中,让我在久久以后还能够清楚回味那细细的甘苦交织(没有苦,突出不了甜蜜,这我十分清楚)。荒凉的空旷会悄悄起风,轻狂不用命名,或许就叫它“岁月”吧, 我想。短短存在的一花一草都很有架势,废墟傲然地挥霍自己,想把我吓走吧,但它怎么知道我的坚持与执拗会麻醉任何拒绝或讥讽带来的痛感, 让我继续乐此不疲地绕着废墟喋喋不休。我是否被接纳似乎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的我仿佛陷入一种被幻觉包裹的状态,不由自主,亦不愿做主。在这里,交换是不公平的交易,我自甘的牺牲与奉献,允许废墟暴戾的滋长与膨胀。是自我毁灭, 是重新拆解与再架构,是(或不是?)……废墟的颜色是什么?废墟的形状又是什么?我的想像漫无边际, 恐怕是要游移到最后一口气也喘不过了,在吐出最后一句爱语时,方可告终。然后重新启动轮回,困在满目疮痍里的永恒流浪,这样为状况命名或许最适合了。

碎碎呢喃:创意这件事

图片取自网络
说到创意这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想法。究竟怎样才被认为是“有创意”的,见仁见智。没有被人发现过的新意就叫创意吗?创意是否就是嵌在云端的不切实际,还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结果?思维比较传统的我倾向于认为创意的本源还是努力和用心,从勤勤恳恳的耕耘里提炼出一些出众的成果是一个有效的方程式。天才当然是有的可是百里挑一,并不常见,他们指尖弹现的灵光会令人目炫,使人乍舌。创意 的光芒从他们的意识里爆发出来,难以掩盖。感人的是当有人仍保持谦逊,不自大自满,如此一来。则让他们的精彩genius显得更可亲可敬。创意可以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可能在细微处进行调整 ,总之让创作者及其受众(或观众)都得到感动或启发。许多有创意的人都富有叙述的能力,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把生命里的故事说得绘声绘影,声色俱佳,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管是在任何领域,有能力发挥创意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在另眼相看中, 更要挑战自己与他们做两性的竞逐——我也要精益求精,大胆创新,从心底栽培出创造力的花苗,滋养得它大放异彩!

Thursday, November 2, 2017

碎碎呢喃:击中

图片取自网络
在最平凡的日子里,谁都可能遇上琐碎的麻烦事,shit happens的状况司空见惯。低声嘀咕几句埋怨之辞后继续努力善后就是,我总提醒自己被“击中”了就要咬紧牙根破解重围,杀出血路。把话说得更绝更狠,在我来说对激发斗志颇有效用。当对生存的威胁迫在眉睫,便无暇纵容眼泪的涓流,温柔和软弱难以区分了,唯一的可能就剩下顽强抵抗了。被击中的皮肉会绽开伤口的可怕花朵,空气里或许满溢一阵刺鼻的腐臭,猩红血色由明转暗,从象征生命到暗示死亡。可是根本不可以不战你而败的呀!与一般日子一样日夜分明的fateful day,己身的命运突然明显地交入自己的双手来掌握,稍不留神可能就丧失了生机,错过了自救的黄金时段。嫌弃自己怎么那么大剌剌地成为被攻陷的目标,无法解释的无奈令人郁闷……大概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坠入深深的谷底,意志骤然变得薄弱与无力,最一般的一天变成黑色的地狱二十四小时也说不定。隔天醒来或许依旧感觉疼痛以及愤恨,可是迫使自己转念来想,还会感受到失落和疼痛,就表示我还有知觉,并没有完全阵亡。 那么就仍存有一线反扑的希望啊,被重创的肉体(或灵魂)也都还可以起死回生,重新建立起信心不是天方夜谭。撞击后坏死的部分或者本就应该被舍弃,除旧布新,多几次这么告诉自己,催眠仿佛就会成功,痛感也逐渐减弱,随后消失。那么日子继续过下去,一切都to be continued……

Wednesday, November 1, 2017

碎碎呢喃:阵法

图片取自网络
我爱玩文字游戏。除了写作, 就是如Scrabble那一类的拼字游戏。摆起文字阵所带来的满足感是迷人的,动动脑筋转转思绪求取胜利也在不断学习,我觉得这让我非常满足。在看似无意义的字母群里看出有意思的文字——可能性及趣味的存在,尤其在游戏陷入某种僵局或难缠的局面时,破茧重生的结果更加令人兴奋。和写作很像的是,在游戏里的认真投入是基于与文字亲密接触的亲近感,文字让我可以在挥洒自如中以最自在自然的方式享受fun,挑战自己、满足自己。文字的阵法摆起来可以夸张豪迈,也可以幽微含蓄,一如人生。字字以玩心缀饰,输赢仿佛不再是重点,有无学习与体会显得更加重要。正如在生命里设计种种排列各种言行与抉择的方式,规律与阵法严明,秩序井然……可是其实我鲜少会十分organised,而是好以随性之名恣意为之,放纵任性,并且深信我必然能够在看来混乱的迷阵中摸索出一个所以然。文章、游戏与人生一样, 需要自救的时刻总是多且必然有的,毕竟除了孑然的参与者本身, 谁也没法代我完成游戏,把我的阵法贯彻到底,这一切的主宰只有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