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吃午飯。餐畢,年輕的侍應生在我們結帳時,很禮貌地詢問:食物的口味如何?服務水平還令人滿意嗎?他的問題令我們很驚喜,自然也對他和那料理店予以了肯定和贊許。我在回家的途中,依舊忘不了那名語氣十分謙卑而禮貌的侍應生。
我在台北淡水的一家火鍋店吃日式火鍋的經驗也很不錯。同樣是吃完飯後,這回是我們與店主攀談起來,順道稱贊他們的食材新鮮可口。談話中,店主不但簡略介紹了該店,也詢問我們可否滿意用餐。溫和友善的口吻,讓我們倍感賓至如歸。
幾個簡單的問題、一番細心的探問,除了索取有用的反饋,更在顧客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優質的服務不就是這樣的嗎?品質優良的商品、公道的價格、親切的服務,都是顧客希望得到的。商家若能先知先覺地做到體貼顧客的這些點,那很好﹔倘若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亡羊補牢也還能挽回一些余地吧。
“後知後覺”,雖然不是最完滿的處事方法,但總比對明顯的缺點或疏漏視而不見來得強,不是嗎?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兩種人都有。一些人的警惕性比較高,會在問題出現前發現其跡象,然后及時採取預防措施。另一些人則會在事發后才有所反應,或者進行檢討,或者置之不理。后面的一類人值得多加注意。
所謂“後知後覺”未必是刻意的表現,有些人生性就是比較粗枝大葉,對周遭的觀察不夠入微,因此常常懵懵懂懂地搞不清楚狀況。他們的糊涂並無惡意,甚至憨厚得令人憐愛,但還是可能對其他人造成一些傷害。不過,也因為他們是“無心插柳”,他們往往會被包容。
可惡的是一些裝瘋賣傻的人,以“後知後覺”為後盾,闖了禍還持無辜姿態,把一切推脫得干干淨淨。他們以事不關己的冷漠,來個一問三不知,輕而易舉地“大而化之”。
愚鈍如我者,有時也呈現後知後覺的“症狀”,幸有大家的寬容,才允許我一直自我更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