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Monday, November 18, 2013

當那些記憶不再是“集體”的……

 
剛過的星期天, 我出席了一個以“詩歌與存在”(Poetry and Existence)為題的新加坡文學座談會。受邀主講的兩位詩人都以英文創作,並致力於記述島國的一些記憶——往昔的人、事、物。
聽兩位分享寫作的經驗和心路歷程相當享受,但意外收穫則是問與答時段裡一位年輕人的問題:作為年輕一代的新加坡讀者,在閱讀一些談到已經不復存在的景象的作品時,會強烈地感覺到與作者筆下濃濃的“集體記憶”脫節,那樣的情況應該做和處理?

 
我認為這年輕人問得很好,這也確實是我們無疑逃避且必須面對的問題。

作者當然不可能強迫讀者無條件地接受和認同他們的“集體記憶”,更多情況下,他們還是不得不接受“記憶斷層”的殘酷事實。昨日已逝,舊物已失,緬懷之情在“老人”們心裡澎湃翻滾,付諸於文字,所達到的效果絕對不是讓昔日好景復生,那真是奢望了吧。最令人欣慰的, 還是這些佳作能夠觸動年輕讀者的內心、啟發他們的想像——對字裡行間安頓的過去有所想像, 甚至肯投入心力去挖掘一些關於它們的知識。

 
死命地捉緊所有東西不放也許只能淪為固執而注定徒勞的失敗/望,把努力和用心放在真誠、巧妙地登錄美好的記憶,讓它們能夠長久地帶給人們感動和好奇,或許才是最雋永的。畢竟想像無遠弗屆,疆界是自己設定的,沒有人能夠框限得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