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Sunday, November 10, 2013

古蹟擺不擺上國際舞台不是關鍵……(聽講後感想)

今天下午應朋友邀約,到亞洲文明博物館出席了題名“Globalising the Local: World Heritage in Singapore”的座談會。最近其去留問題成為討論焦點的我國古蹟武吉布朗(Bukit Brown)也是今天的重點之一,而聽到各方對於保留這個文化遺產的寶貴見解,著實令我有所收穫。
 
其實,“保存古蹟”不應該被視為與經濟利益正面衝突而已,它的意義和價值絕對有必要被慎重地看待。因為dollars and cents真的不是, 也不該是一切。說句老話,一些東西一旦被破壞就無以修復、無以再現,到時大家就只有後悔莫及了。在時間無情的沖刷下,會被人遺忘的事物太多太多,關乎我們的文化記憶的那些更加不能夠隨意摒棄。

我想,就爭取保留武吉布朗的問題, 一項必須進行的工作是向更廣大的群眾介紹這個地方以及它的意義/價值所在。因為它不是僅屬於寥寥數人的“寶貝”,而是全體新加坡人都有份的共同寶藏。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可透過我們為它們努力保存的歷史見證習得許多教科書未必能夠教授的知識。而從一個傳承的角度來看,新一代新加坡人就是我們的文化遺產責無旁貸的繼承者,並有責任好好守護這些作為我們的身份認同的根基的“產業”。我們更不應該以為,保留武吉布朗只是為了讓新加坡有另一個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請別把這當成是有一次的才藝炫耀,我們要對得起的只有自己。

我總覺得,保存前人留下的文明和生活見證, 不只是“念舊”的感性舉動,同時也是一個很理性的、考量。因為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在培養後代新加坡人的人文素養時不可或缺的“財富”。 這“財富”並不限於種族或宗教, 而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可大大加強我們對自身國家、社會, 甚至為人的身份的認同。新加坡建國的歷史不長, 但不表示她不擁有獨特的文化根源,反之, 她擁有的或許更是盆根錯節的多元性,與其消極地放棄或以殺雞取卵的心態用以換取利益, 不如把眼光放得更遠,讓她細水長流, 利益後代。

我們或許還沒有太習慣對自家的文化遺產作出如數家珍的動作,或許我們還覺得自己真的過於貧瘠, 可是為何不自信一點?我們本來就不是一無所有的, 可是如果不好好珍惜, 那一把曾經可以握在手心的觸覺和溫度, 將永遠消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