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Thursday, December 5, 2013

說說“開啟民智”難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知識啟智史;每個地方的少年人,也都是在一套獨特的知識食譜的滋養下長大的,除了自小從父母處耳濡目染的傳統訓誨,學校課程教本的祛蔽啟蒙,也有跟現實社會的親身接觸,廣涉讀物後獲得的課外知識。”

不久前,我讀到以上好的話時,應該是在不斷點頭。
這話從不過時啊,說的可以是上個世紀仍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新加坡,也可以套在今時今日快獨立半個世紀的島國。什麼時代的青少年, 甚至包括已經涉足社會的成年人,都應有能夠開啟他們的智慧的精神滋養。

而我仍很old school地認為,那養分還得通過閱讀來攝取。

島國很小,可能我們的歷史和人文內涵也因此顯得單薄一些,但是那不應該阻止我們努力提升自己以及下一代的素質啊。這“素質”也不該限於學術上的ABC等級,或是在什麼國際鑑定架構中的得分與排名。說得抽象一些、空靈一些,我覺得大家要用心用力去培養的, 更是一種精神和心靈上的美好——人文底蘊豐厚的良好素質。

“開啟民智”的關鍵其實就是要從小開始,各方面的配合很重要。

如今島國閱讀風氣的有待提升已是舊聞,書店面臨的危機不是空穴來風。“自小從父母處耳濡目染的傳統訓誨”裡似乎不再有太多培養起閱讀習慣的積極推動,那是令人擔憂的。家庭環境所能夠給予的引導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從來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把通過閱讀吸收知識、修身養性、培養人格作為“傳統訓誨”絕不容易, 恐怕這也是現代為人父母者的困境了。

學習裡的壓力累計與日俱增,莘莘學子需要的“祛蔽啟蒙”似乎也不那麼容易得到。我們因為害怕成績落後別人而緊張,卻沒有發現步伐稍微慢下有可能體會到的生活。真正的experential learning不是說說就得了的,動手去實踐需要時間。走進圖書館選擇一本讀物,沉浸其中,飽餐美味其中的甘露, 需要時間。

基礎沒有打好,就難有民智可言。

那麼好讀物又如何呢?過去不乏有心人出錢出力作出實際的成績,為青少年量身定做創辦刊物、編寫書籍,可是需要如此大的心力投資的工作也就不是賺錢的事業,要投身其中非要相當的熱忱與熱情不可。還有,要做到開啟民智,編者、出版者也得是有智慧和經驗可以傳授的人。

想到這裡,憂心也枉然。不如寄往島國仍存在的有心人們,好好耕耘, 好好努力。大家各司其職(腦子裡飄過兩串名字:一串是已經為人父母的 朋友們, 一串是為人師表的……)。

我呢,當然也要努力……呵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