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哪一朵雲?

Monday, October 31, 2016

碎碎呢喃:自我价值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的岁月,长短不一,个人所具备的价值也各有不同。置身在这个社会中,由他人定义价值高低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这些所谓的“价值”标签是准确的吗?我越来越有所保留。别人给予某种理由(或偏见)对我做了恶劣的评价,就算是判了我万劫不覆的死刑了吗?永远平躺到谷底,无法翻身了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在对自我的评估里,一定能够看出一些比起别人要有点特殊的、有点非一般的东西。这便是我的价值。当然,我不是在鼓吹盲目的自视飙高、自尊膨胀,自我感觉变得夸张地良好。如果内里是架空的,艳光四射又怎样,总不可能永远不被抓包,要谨记唯有真材实料才有长久的价值且可保值。不过,做人也不需要一味妄自菲薄,这不是谦虚,而是无谓的恶性贬值。平衡是不断调整和磨合所得的结果,在岁月里用心地提升自己,有意识地以能力与优点的养成搭配劣根性与缺点的修正相辅相成,日趋美好(不要痴傻地奢求达到纯理想化的“完美”),那就是为自我价值打好基础,稳健地储值,让自我散发优雅的信心之柔光吧!

旧文新帖:充耳不闻也是好事

看过一则以一只青蛙为主角的故事。故事里,青蛙们在比赛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铁塔。在这过程中,很多青蛙都因为重重困难而放弃。最后有一只小青蛙脱颖而出,超越它的同伴们,成为唯一成功登上铁塔的胜利者。

大家都很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结果发现这只小青蛙原来是聋的,因此它由始至终都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包括失败者的埋怨和围观群众的倒彩。它的目的明确,就是倾全力往塔顶攀爬,所以最终它成功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充耳不闻有时也可以是好事。

生活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由于对自己的决定或行动欠缺信心,以致容易被旁人的言语左右,影响最终成事。如果意志够坚定,就可以过滤掉周围的干扰,可是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耳边的冷言冷语是一波波的的打击,而就算是本来善意的提醒也可能植下自我怀疑的种子。那个当下最很自己不是那一只充耳不闻的小青蛙,可以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一鼓作气爬上塔顶。

小青蛙的缺陷促成一个完美结局,这也不过是一个带有励志色彩的故事。在实际生活中 ,要做到充耳不闻、“六根清静”,需要智慧和心理素质的不断锻炼。可是,捂住耳朵盲目向前冲刺毕竟也不是办法吧。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人会让我们会听到金玉良言,或是告诫前方险境,一味扮演“耳聋小青蛙”就要吃亏了。

年轻的时候,特别有可能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容易意气用事,对所听所闻过于敏感,反应过度激烈。另一方面,他们可能又对逆耳的劝告诫不加理会,结果对一切都无动于衷。随着年龄渐长,自然意识到中庸之道是经历一定生活历练以后才会清楚展现眼前的道路,是选择性充耳不闻的最高境界之体现。


选择听什么、怎么听的能力是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设置好过滤网,把没有建设性的渣滓排除在外,最后就能够享有充耳不闻的智慧。

Sunday, October 30, 2016

碎碎呢喃:布|景

有时候,要在生活里给自己布一些景。费点心思去弄一弄不同的花样,娱乐一下,也刺激一下思维。象是带着纸笔到不同的地方写作,时不时换换风景,顺便换换视野和心情。结果是否写得出长篇大论,还是什么警句好文都不是重点,我更关注的是感性那一方面的“满足”。例如, 发现哪个cafe内的氛围够舒适,且能够催发我的一些思绪并允许它们悄悄地诞生纸上。又或者,写得累了或闷了,就掏出包包里必备的随身书进入闲闲的阅读,进行与现实世界的一阵短暂隔离。距离可以酝酿新的美感,从别人的笔端旅行回来,来一杯咖啡或茶,搭配一个小点心,幸福感补给好了,也许又是新一波创作能量的涌现。在阅读里接触到的一些场景或瞬间让我羡慕不已,努力复制的感觉虽然可能看在旁人眼里有点矫揉造作,但这些年来我已经练就了who cares的功夫,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有趣味,何乐不为?说是刻意为之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布得出自己满意的小景,让心情得以愉悦放松,也是关爱自己的方式,更重要的,这是对写作和阅读者两件我生命中的要事的尊重。刻意,也是因为爱。

碎碎呢喃:生活



台湾资深的乡土作家黄春明老师在访谈里说:“我是一只羊。吃草是我的生活;吃草是我的兴趣;吃草也是我的工作。”凭着对老师作品的阅读以及数年前与本尊的接触,可以想象他以这样的方式,十分扎实和草根地描述自己的生活态度的整个神情和语气。其实,我们谁不是一只低头啃着生活的粮草的羊啊?不管是把活动范围设定在熟悉的羊圈周边,亦或是爱拔腿到处趴趴走,饿了闷了得养活自己了, 都要低头啃草的。认真地做着看似最庸俗、普通且日日重复的事,是愚蠢还是智慧,见仁见智。懂得适时变通、运用适当技巧或转换心态来适应变化中的各种条件和境况,生活的历程总会增添精彩的成分——厚度、宽度及温度,怀着仔细揣摩的敬意啃着的草叶叶滋味不一,所汲取的营养或许也会有所不同吧。身经百战、阅历深厚的作家简简单单的依据鼓励大家“好好生活”,不要为了文学奖而写作,我理解为该以最真诚、质朴的态度对待一天天的生命进行,有缘的、会结果的中将水到渠成,那一口最甘甜的味蕾惊喜,根植在命运中最美的偶然……

Saturday, October 29, 2016

碎碎呢喃:猫恋


我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猫迷”crazy cat lady,互联网喵星人们的死忠铁粉。由于家中不方便,胸怀里对猫咪炙热的爱只能转向网络猫、社区猫以及各式的喵星人周边物品。什么印上喵星人造型或形状相似的物件总会吸引我的目光,然后就有极大的可能松动我的荷包……恋猫症状我都齐备了,只是无论怎么回想都记不得自己究竟从什么时候坠入这个漩涡,而且根本无意挣扎脱困之意?这无疑是一个“回不去了”的slippery slope,然我根本也压根儿没有想过要反抗,甚至乐得随波逐流。看来此恋真是“绵绵无绝期”了,悠悠忽忽地和猫主子签下了终生不悔的契约,不离不弃,鞠躬尽瘁至死方休。那么壮烈,又带点疯狂吧,但这不也正契合我性格里的某种偏执?其实真要与猫咪生活,它大概不会特别在意猫奴我是不是紧紧跟随,亦步亦趋,只要玩的睡的吃的喝的都安排妥当且如其所愿,大家各自happy就够了, 不是吗?不是紧握彼此双手、命运交缠的生死恋啊,清醒些、冷静点,ok?喵星人眼神里慵懒地闪动OS字句,体态保持轻松慵懒,何必紧绷呢。有人问我为何恋猫至深, 我想, 说到了底, 我是艳羡它活出了我死也达不到的高度, 那么漫不经心地、轻描淡写地活在最无挂碍的写意here and now (meow). 

Friday, October 28, 2016

碎碎呢喃:尴尬


当老师的这些年来(以我本身与好些教师同仁为例),每到期末似乎都会病一场,什么伤风感冒、咳嗽发烧地来一轮,彷佛这是一种必须进入假期前无可避免的ritual。总之,一定要“先苦”方可“后甜”,身体如是对已经整个松懈下来的意识说,然后就是一场体内的天人交战。灌水、吃喉糖、喝凉茶、涂精油……可以想到的方法都使上了,按奈住的一声干咳或触摸额头惊觉的那一丝微烫都让我不无怀疑——多尴尬的情状啊。在健康与生病之间徘徊的痛苦旅途之不确定性是我很受不了的。从悄悄酝酿到大剌剌发作的过程少有干脆利落,讨厌的拖泥带水则多。拖着懒散疲乏的躯体上下班,间中当然还有好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杂务要处理,告诉自己还不能够倒下哦,还要倔强地撑下去。结果带着尴尬的不适继续度日,day in day out,时好时坏。坐立不安的一天告终,我平躺在睡房里,和自己的难受说话。要病 就来吧,不然请赶快离开……我的假期计划即将开始了耶。然而这样真的有用吗?我想,即便是自我催眠还是无意义的自说自话,至少是在正视这个感念尴尬的局面,同时发泄一下当作排毒吧。

Thursday, October 27, 2016

碎碎呢喃:微观宇宙


爱好摄影的朋友在脸书上分享了某摄影大赛的得奖作品链接,点进去一看,简直惊呆:这些以微距滤镜(macro lenses)拍摄的作品,取材都非比寻常,例如蝴蝶触角的特写、蜘蛛的眼部结构或蜈蚣毒牙的近观,所展现的奇特景观恍如我们陌生的诸多宇宙。长久以来,我们大都在向外追求宽广和壮阔,或多或少地渴望把自己置放到自己之外的宏观空间,以为只有在令人感叹自身渺小的巨大时空中才是真正的潇洒、全面的自由。可是当少有的,能够走入微观“小宇宙”的契机出现时 ,我无法不震惊于那麻雀之躯里精彩撼人的“五脏六腑”,除了是慷慨的造物者与我们分享的奇迹,还能做何解说?原以为细微精致得将我排除在对其的理解之外,与我的认知有着永远跨越不了的距离,然而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下,天涯不但成为咫尺,甚至所见到近在眼前!摄影具备了带领观者穿越“不可能”的魔力,还不费吹灰之力地打造出大大开人眼界的微观景致,挑战和丰富了我们的想象与诠释的能力,让“小宇宙”也无垠无边,打开感官的新面向,任人心存敬畏地自在傲游。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6

碎碎呢喃:情境

很喜欢“浮生若梦”四字带给我的深刻感觉。主要或许是因为它们内有的魔力总能够激起我对某种生命情境的活跃想象。特别是在生活容易滑坡且陷入死气沉沉的惯性操作时,那力量在当下搅动“浮生”的意念之浪,拍打死寂的心岸,撼动我,提醒我该多多细心地省视生命,不要让时空里唯有无限脆弱的存在的瞬间无意义地陨落。正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成为最扎实真切的依靠,一个“梦”的情境成了双脚挣扎着平衡其上的细沙地,动荡不定令人莫名心驰神往。是向往什么呢?时间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暗藏提示,为了指引如我这边迷糊又倔强地信仰梦之真的傻子,在我痴痴地把所有对生命的信仰托付给最虚幻的梦境。可是梦境是想像和欲念交织而成的绝美, 就算是海市蜃楼,也只得我壮烈的捐躯,我常作此想。浮生的岁岁年年恍若云烟, 恐怕再认真,凡夫俗体的我也无法稳稳地把捉多少,那还不如在千变万化的迷彩声光中经验陶醉的各种享受?生命的情境在感官和感性的被激活后不断转移幻化,一天一天展开不同的动人故事。情节的堆叠、情感的积累,美得轻盈、痛得深沉,苦乐持续交替,绵绵不断的不醒之梦……

Tuesday, October 25, 2016

碎碎呢喃:说雨

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已经落了好几个小时,从傍晚的滂沱大雨到现在的绵绵洒落,老天在早前雷电轰隆的声势,如今成了簌簌低语,看样子非常有可能缠绵到天明……长命雨是也,它似乎亦是蛮久不曾发生的事了。我没有倚窗的书写格局,房间的窗口在我脑后,对于外头的叨叨絮絮,我纯粹用耳朵来感受,再用心去过滤和解读。潇潇洒洒下过一场豪雨,再继以给人多情之感的“诗意续集”,而我又是窝在舒服的家里且不是在外遭受风吹雨打,感觉肯定是享受的。平日,每逢听到电台气象预报说岛国的A部、B部或C部会下阵雨, 我都会忍不住露出莞尔,岛国面积那么小,很严格地区分东南西北似乎有点太刻意,谁知道是否只需要天空中的一大朵胖雨云就能够让奉陪的甘露覆盖全岛?总之, 雨经常引发我不少思绪,还往往会带给我丰富、有趣的灵感,彷佛它也滋润我的心田。尤其是像今晚以豪迈的气魄冲刷天地的雨势,除了留下沁人心脾的凉意,更除却了我胸怀里任何莫名的郁结,带来爽朗的清新。还在敲打屋檐和树梢的雨露, 不管你将何时悄悄停息离去,我心上都有嵌下你的一点痕迹,是一份感恩,久久不忘……



Monday, October 24, 2016

碎碎呢喃:诗落的时刻


下午走在家门外的走廊上时,低头偶然瞥见这片表面纹路细致清晰,色泽鲜丽华贵的落叶,从邻居栽种的植物母体飘降的“诗意”一般的美好形状。一个肉身进入无可退转的腐朽、败坏之前的moment of dignity尊严时刻——那可谓稍纵即逝的独立孤绝之美。紫色是我相当喜欢的颜色,而这片形状如此讨喜的叶片又彷佛在以它娇弱的坚持暗示着我什么。什么呢,是一款不需要明确定形的意念,亦或是不要求解释的情愫,以及只有风听过的故事?它的存在宛若轻盈的诗句,在时间的隐形线上自自然然地摆出最expressive的姿势,无语中却已前言……一时间陷入沉思的我,并没有想过要把叶子捡起来带走, 因为没有必要摘取这一截被成熟的因缘安排如此流浪到我眼前的诗意,它的坠落在完美中完成,一切本应该是在最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画上休止符的。我有预感,它也安心于完成了我们悄然的邂逅,让现实稍稍蒙上薄薄一层幻想,在细腻的纤维里偷偷露出藏匿的宇宙的一角。也因为感谢诗意的落叶与我分享它的moment,我必须书写以记录,就有了这么一段,絮语。


Sunday, October 23, 2016

碎碎呢喃:艺术梦之巧妙发生



参观艺术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C Escher)的作品展,走逛展场犹如在一个缤纷的梦境里游行,他的创作特色在于灵感多样、载体多元,箇中让人顿时陷入脑筋转弯的巧思尤其动人。除了他的艺术作品,我还被他说过的话所打动。你如何确定地板不是天花板,反之亦然?就像生命里,谁是百分百的正,谁又是0.01分的歪斜?相对两端之间可能性无限,令爱冒险、具玩心的人向往。艺术家更洒脱地在其间游刃有余,用心眼颠倒客观的天地以取主观的乐,更重要的是为了他的超时代的图像创作注入旺盛、勃发的生命力,丰富它的灵魂,也强壮、饱满它的肉身。艺术作品是不断与其观看者对话的存在,不但可以掂量观者的诠释,更挑战他们的判断,拉出一条长长的对话线索。从一个作品看到下一组展示,一来一往的诠释游戏持续进行的当儿,趣味盎然地横生更多枝蔓,延续创作的叙述生命力,我喜于参与这样的“互动”,考验我的眼光和直觉,磨练观察的敏感度。而将impossibleabsurd中提炼出来,这是使人兴奋的步骤:“不可能”不仅是荒诞,更可能幻化为在想像极限伫立的惊世伟大。拉扯扯世俗逻辑的尺度,造就出崭新的结果, 那多么迷人啊!Escher有名的创作是呈现ad infinitum效果的不断往内延伸的图像,没有起点也没有重点,彷佛以一根隐形的线串起了整个宇宙的所有内容,不厌其烦地深入,步上最缠绵的旅途,这点也契合我对“梦一般的无尽旅程”的fascination

别压扁玫瑰


两天前在报章上读到小五男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两科不及格)坠楼身亡的报道,除了唏嘘不已,更是心痛。我认为,虽然事后的严肃省思是必要的,但是各种激动的责难谩骂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怪罪某人或某方只是徒然。

诚然,在考试和成绩的压力下“求存”,已经成为现代孩童普遍的常态(不限岛国),来自学校、家长以及个人的要求和目标被加诸在心智往往还不够成熟的年轻心灵上,有时候是会造成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的,走上自取性命的不归路是最要不得的悲剧,因为伤害绝对不会因为年幼生命的嘎然终止而消失……

期盼孩子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是为人父母者很自然的求好心愿,一直以来都无可厚非,老师和校方对学生有所期待本来也是一种推动力,可是间中力度或许太大了,孩子则可能被挤压得透不过气。无可否认, 每个孩童的学习能力和喜好、倾向都不一样,制度化学习高度的划一操作很可能忽略个别孩子的需求(包括压抑的求救需求),这几乎是现阶段没有办法彻底根除的隐患。加上不少双薪家庭的忙碌父母为了工作终日奔波,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享受学习旅程, 一同探索或一起库夫困难的时间和精力都很缺乏,这也是一个加剧一些孩子面对的问题恶化的根本因素之一。

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固然重要,那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实都需要家长、校方(包括老师)和孩子一起边走边调试,多了解他们经历的一切,无论起落成败,都要坚持鼓励和陪伴(有错自然细腰矫正,但切忌摧毁自信的言行!),让学习之路不成为孩子的苦行、折磨。

一辈子是一堂长长的课,孩子在起点走得有些别扭不是错误,让他知道你在同他一道前进,有挫折也不是永远的失利,孩子可能看不到的曙光,成人需要帮忙指引;孩子经验到的痛,成人有义务部门安慰。安慰不是把玫瑰放进玻璃樽里无限地保护,给孩子的,永远都该是合理的呵护,不是无理的责罚,更不是不理智的溺爱。

让玫瑰绽放青春,帮帮身边的孩子们~~


Saturday, October 22, 2016

碎碎呢喃:口袋版宇宙——玩賞文學中的細、瑣、輕、微


 

 
不少文學研究者會同意:“輕”、“快”、“準”、“顯”和“繁”是寫作出許多部精彩的奇幻巨著的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的美學觀中的關鍵字。卡爾維諾不斷在作品中身體力行自己秉持的信念,如一個堅貞的信徒那樣透過文字的精心雕琢實踐他的信仰。閱讀卡爾維諾是我長久以來的享受,也不斷在過程中加強我對大師推崇的那幾個關鍵字的認同, 加深我對它們的體會。

            尤其在我接觸越來越多近代台灣家族史小說,我越有將閱讀卡爾維諾的經驗作為借鑒的動作。“未必巨大,才美;未必沉重,才難忘”是我的觀察所得,也是我在反复檢視作品時會特別留心的地方。誠然,史詩一般的磅礴和澎湃,容易撩起讀者心中的慷慨激昂,然而少了壯烈的巨大高聳,是不是就說不了動人的故事?文章就淡而無味呢?

            我想不是。無論文體,寫大時代、大題材的作品的存在, 並不表示屬於短小精悍或著眼微物細節的文字就沒有價值。若取信俗話所說,魔鬼不就住在細節裡嗎(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這個魔鬼不一定會施法搗亂——他是掌控聲、色、香的魔術師,從這幾方面的細微之處入手,變出蠱惑讀者感官的把戲, 反而可能讓我們見證出自其手的精緻。

            一碗母親熬煮的熱粥的細滑、一件母親搓洗的家常衣衫的肉體軟、一口母親在我說身體不適時突出的嘆息,都細小非常,甚至微不足道,可正好也小得玲瓏可愛, 可置於讀者口袋中一般。

            口袋中的,自成宇宙。

            我又偏愛女性作家的家族史寫作,喜於女性個性使然的對瑣碎之物的傾心,留神關注的許多小小細節系出最尋常的生活起居,小溪涓流般地安靜卻因為恆在而有利於收藏豐富的記憶寶藏。童年多是物質匱乏的年代,有限的物資容易造就孩童嚴重的“奢侈”,祖輩留下的物件和用品可以是靜態的紀念之物, 也可以藉由被後代子孫珍惜使用來積極地延續生命。爺爺奶奶在人世的最後一段時光為孫兒留下帶餘溫的回憶,父母輩為生計在外奔波勞碌,對兒女的關愛有時難以直接說出, 卻透過為他們做的各種小事可見一斑。家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往往在幽微的進行中傳遞深刻的情感,愛恨皆可,不用像肥皂劇那樣總要發生什麼生離死別、石破天驚之事才足見家族中的血脈相親。

            瑣碎、細微、輕盈的鴻毛未必承載不了泰山所肩負的重量。在我看來, 善加書寫我們每日的感官經驗, 已經能夠建構出一部多姿多彩的文本。宇宙多麼浩瀚,也不能沒有其中的星光來填充與點綴,星體各自發光閃亮,各有風景和情調。
小中藏大,袖珍見淵博,那是多精緻的藝術。


            如今每次拿起一部不算大塊頭的作品, 或是翻閱到篇幅未必很大的文章, 我都自然而然地心生期待, 期待會讀到的驚喜和從中可獲的愉快,然後再將之珍藏在口袋裡, 日後可以隨時掏出玩味,甚至“偷”來幾招,自己下筆可用。文字魔鬼不怕多幾個地方住,我文中的細節,歡迎他來掌控!

旧文新帖:随处配乐


那晚,一面听着萨斯风演奏版的爵士乐专辑,一面在自己的部落格档案库里闲逛。回到20062月的帖子时,发现里头有人的一则匿名留言:每个人心里总会存在着一两个旋律,犹如MVmusic video 音乐录像)里的歌曲伴随生活的画面。

我哼着一曲My Funny Valentine,玩味着其歌词。当中的这两句特别吸引我:”Your looks are laughable / Unphotographable/ Yet you’re my work of art”。情人眼里的西施或许都有着朦胧的轮廓(这正是所谓的“unphotographable”吧),叫人莫名其妙地迷恋,却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候,音乐可能就扮演了某种形容的作用,借助旋律所调动的画面感来拼凑出一张爱人的面孔。

一支支讲述着生命小故事的音乐录像,与其说是歌曲的陪衬,不如说已经能够与它平起平坐。画面的叙事性和歌词相互配合,可创造出无懈可击的效果。

就为了完全享受想象的乐趣, 我喜欢上了有音乐随行的生活。

所以随声听”Walkman的发明,对我来说是非常伟大的。据知,随声听最原始的版本——可随身携带的卡带播放机,在1972年出现。日本的新力公司(Sony1979年正式推出第一部Walkman,使走到哪儿,听到哪儿的概念终于落实在生活中。

我曾经拥有过四四方方的“随身听”, 并用它听了生平第一次购买的音乐卡带。后来取代walkmandiscman 我也用过。光盘快速的旋转一样把美妙的、忧伤的、欢愉的配乐嵌入我的“MV世界”。直到MP3播放机轻巧登场, 我还以为我的MV会持续不变地转动下去。

MP3播放机使随身聆听来自不同专辑的音乐的愿望成真,小小播放机里装载着自己选择存档的音乐,依随心情选播,同时实现了任自己走在自己设想的音乐录像情境里的小狂想,岂不乐在其中?

现在包包里必备的正是音乐和文学。适合过目的文字的音乐是我编制属于自己的“有声书”的重要材料。在一片乐声中投入到字里行间,有时候擦出来的火花是璀璨动人的。


我一直认为,人生是流动的电影画面,配乐应该随处伴行。如果不想闷着,随身的旋律还真的不能过于单调呢。

碎碎呢喃:远方

梦呓的来源、幻想的基地,似乎都不可能是几步之遥,而是在稍有距离的位置略带节制地散发出幽微的光亮与温度。含蓄地、矜持地让我知道其存在,却不干预日常生活锁链式环环相扣的进行秩序。“远方”披上在风中神秘地飘舞的薄纱,传说般地被人叙述着,有人说自己远行去过了,带回各种信息、印象与记忆…………那些经过不同的意识渲染、在行囊里翻转扭曲,经过长途颠簸来到我面前的结果, 常常叫我感受幻灭的落寞与悲伤。舶来品本来就不可能是自己最贴心的诠释,在多么无常且以虚构为主流的世界里,要被骗也甘心被自己的判断骗走, 不是吗?我经历了这么多的揣想,终于决定就走一程吧!在难于准测的生命里, 流放自己,到朝思暮想的目的地满足好奇和虚荣吧。启程之日,踏出脚步时就告诉自己请问莫要有任何的计较,不悉数脚步、不衡量得失,不在乎哭笑……一路上不断趋近和离开驿站和坐标,天天记录终将遗忘的尘嚣,时间成为可在指尖摩挲而过的碎末,没有浪漫的假象,只有不断明晰的清醒之感。直到最后停下脚步。再也抬不起双脚跨前的瞬间,没有恐惧, 了然那便是抵达。耳边梦呓熟悉不过,脑海里翻滚的意象群鲜活艳丽。梦境成真吗,这,就是传说中的远方。

Thursday, October 20, 2016

碎碎呢喃:传奇

我们都不时需要面对一些被我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再以略带夸张和羡慕之情的赞叹方式将之命名为“传奇”,大声歌颂之。然后谨慎地将传奇们一个个捧放到高阁上展示一番,以表严肃的尊敬。传奇们在时间之流里载浮载沉,有的发出亮光试图掳获我们的视线,有的则露出不同角度的奇美引人艳羡;一些最终还是落入岁月的缝隙销声匿迹,另一些则勉为其难地烙下一点存在的印迹让人们的记忆有所凭靠。最高贵、优雅的传奇不需要人大肆吹捧,默默地也散发出招来爱慕的费洛蒙,云淡风轻一般,却才是真正的历久弥新。寿命不长的传奇,多如平地一声雷,过耳便瞬间匿迹,但说不准也留下一丝悲剧之美的凄然温度。提笔试图记下看过、听过、碰过的传奇,然后继而在一次有一次的复数中改写、缩写或扩写各种的细节,赋予其具伸缩性的生命力。我始终相信,最平凡的个人也拥有谱写出传奇的力量和潜能,一切靠的是时机和际遇。我爱观赏那不断被输出的传奇纽带不断,一个接着一个延续生命的叙述,坚韧、挺拔、绝美的绵延……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6

碎碎呢喃:都是自己

第一次看到俄罗斯套娃(Matryoshka doll)这种传统的木制玩具, 就非常喜欢。这些娃娃大小size层层递进,一个“吞”一个,从整齐罗列的一排多个娃娃递减到最后一个“肚量”最大的大娃娃,由“众”开始,以“寡”告终。长相/图案一模一样的套娃一般上造型精致可爱且讨喜,小朋友看了多半会觉得十分有趣。我喜欢这个玩意儿则是因为我在它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隐喻——那么多个“自己”在内里深浅不一的堆叠存在,一个包含一个,最终被外在最大的臭皮囊囊括着。这些“自己”看来大同小异,可是或许也都带着幽微的不同之处,以构成一个人的多面性,而这些不同的面向很多时候都不会在同一时间展现出来或被看到。照此逻辑推想,若要真实地认识某个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就必须耐心地把一个套娃一个套娃打开,探索里头的乾坤,即另一个相似又并不一样的面向看个透彻, 直到 抵达核心。在细细观察、谨慎拿捏的过程里,你会有何发现呢?我问自己时,总觉得就像踏上了某个历险的旅程,丝毫不觉得单调、乏闷。因为每个人的多元多变都有不同,就连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己也是这样的吧。

碎碎呢喃:独处

对自己说独处是必要的,是几年前的事。窝在一个人的me-time中,脱离纷扰、躲避束缚,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每日上演的奔忙容易教人迷惘,东西南北窜行游走,哭笑间度过的时间还算有价值,最怕的是最终堕入麻木不仁、毫无表情的存在状态。在群体里失去体温,枯萎、腐朽,那才真的可怕。 一个人的生活操作可以自由自在多于寂寥落寞,独处让人有机会与自己更近距离地对话,即可安抚曾几何时受伤的心,也可疗愈长时间下来疲惫的灵。独处的那些时光里,可以悄悄淘出心来晒晒久违的阳光,又或许让自己奢侈地什么都不做,专心地聆听诗句般落下的雨丝絮絮。在现今社会里,me-time越来越弥足珍贵,却也越来越难以捍卫,而我也发现,丧失了这个权益,人就容易变得易于浮躁和不快乐。情绪的免疫系统应该在独处的时间里被修复及强化,松紧度调整适中后,回到纷纷扰扰的群体环境里便能够再度好好地function了。独处时与自己对话的细碎呢喃,时不时说起来, 也是不错的阶段性生命回顾。



Monday, October 17, 2016

碎碎呢喃:原地



世界上
一切踏步的游戏
终将结束
于此
赢家可以骄傲地带走所有
踩过的黄金
只有
败寇留在原地
守住记忆


我宁愿留驻原地,即便你可能早已经不再留守。这里的景象在关键的瞬间完全改变,象是被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刮清所有本来面目。无阵痛过程的异动,消声的残酷,遗留的唯有锥心痛感。原地可能不能够在泪水的灌溉下轻易复活了,残念啊残念……只是一切总是悔不当初,也根本不必言悔吧。后来终于能够鼓起勇气走在变成最陌生之熟悉所在的原地,我不害怕被谁嘲笑,身为败寇反而觉得释怀了,恍如浸泡在梦幻一般的溶浆里,且有机会被嵌入奢侈的“永恒”。我开始相信,对于你的身影的记忆犹新,到时更将保持不朽的状态,直到真正的天荒地老。原地不会丢失它 的故事、它的传说, 除了孑然的我,应该还有其他人在我不知道的角落默默坚守执着的岗位,以爱之名。以爱之名,原地将不会真的堕落为万劫不覆的废墟, 有一天, 它会恢复原来的美好, 自然地允许我凝望的目光再度被你的身影填满……在那之前, 我在原地虔诚祷告,并记挂隔开你我的距离,盼它在昼夜推移交替间悄悄消褪。

Sunday, October 16, 2016

碎碎呢喃:梦醒时分

最近抄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贴到脸书上去时,好友留言提醒我梦是要醒的,还引用了《红楼梦》结尾的名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确,梦醒时分还是必要的时刻, 但我忍不住顽皮地想到,从一个梦醒来的原因除了是不得不去面对严酷的事实,难道不能够是为了准备进入下一个美好的探索之旅(梦)吗?这是难得的乐观吧,我对自己的反应也有点意外。不过, 对于一个爱做梦的灵魂,如果每次醒觉都是失落、寂寥的, 那只能说是自我折磨啊,久而久之,dreamer都不敢再追求做梦的奢侈了,所以我坚持必须维护“做梦”这个权益。人生在世,从无数个各式各样的梦境醒来过,拍拍身上的尘土,再在现实的世界里新年且歌且行,那是最理想不过的状态。悠悠忽忽留存在意识里的旧梦残痕——泪水蒸发以后遗落的淡淡水渍、 笑声挥散过后凝结的沉沉空气,过去的不会再一成不变地回来, 没有重播或倒带,梦,因此而绝美。当然, 每次梦醒的心情, 也是无以复制的生命情调。

碎碎呢喃:共鸣



年岁渐长,听着电台广播里的“流行音乐”,竟然越来越觉得跟不上所谓的潮流且越来越少共鸣了。当过去习惯的感动方式不再,不认老实在不行了,而执著的往往是一种把握的权力,因为害怕永远失去那某些曾经多么理所当然的感动,才尤其努力地想要手忙脚乱地捉住点也许没有任何意义的什么。又或是在耳际不时听到熟悉的呼唤,牵引出封藏在记忆底层的纷纷想念,以just right的浓度偶然出现。可激起共鸣的各种声、色都具备了魔力,让我一旦触碰就难以释手,也带我瞬间穿越到那些要么泛黄要么成了黑白的时刻或空间,短暂地抛开当下。然而正是一个个当下在被汇聚成回忆的结构体,以作为未来的宝贵凭藉,堆叠起另一轮共鸣的可能性。所以渐渐地,我开始学会带着更虔诚的感恩之心去珍视一次次的共鸣,去回味一个昔日的心跳韵律,然后将它轻轻地放下, 留待下一回的再聚首,也许它们正如醇酒一样,会在时光里持续发酵直到酿出更温润的感人况味。正因为想到这里, 听歌的耳朵也学会了释怀,怀抱着音符也感觉到了新的温度。


Saturday, October 15, 2016

碎碎呢喃:允许疯狂


当我看到美国诗人、小说家查尔斯·布考斯基的这句名言:“有些人从来不做疯狂的事情,他们过着多么恐怖的生活啊”,简直赞同不已,可能因为我个性就带有一些疯疯癫癫的元素,所以尤其觉得可以认同吧!毕竟日复一日一板一眼地生活 ,实在是磨损灵魂的活法,生命的意义大概只会越变越浅薄疲弱,苍白枯槁得不堪入目。那样是我绝对不愿意看到也无法接受的糟糕情况,因此我总是有意识地寻求免疫。怎么做呢?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便是允许自己相信疯狂可以是生命的常态之一, 是可以guilt-free地享受的,同时也根本不必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背景嗡嗡作响的议论,因为他们并不能够为我的生命负责,so talk is cheap(甚至是worthless)。如布考斯基所说的,恐怖至极的生活是完全没有疯狂事件发生的,彷佛片草不生的荒凉旷地那么绝望和孤寂……至少废墟还有瓦砾可以捡拾,是疯狂的破坏后重生的基础,现在的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为了生命宝贵的sanity, 我往往都会纵容自身的疯狂, 并引以为傲。
 

旧文新帖:选择的自由

 有一天,一名学生问我,当天的华文测验若不及格会有什么后果?这个问题听在耳里令我十分讶异。在我好奇的追问下,她才面露难色地回答,当天除了华文还有另一个科目的测验,她在两者之间所作的取舍,是把精力投入另外一个科目而“放弃”华文测验的准备。

当下无名火起的我,只差没有把面前的小女生痛斥一番。身为华文老师,我当然不能赞同她的“选择”,同时我也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华文竟然被当作可以轻易“牺牲”的炮灰。同时,我也感到很不解,以求学为主要责任的学生,怎么可以玩起这么轻率的选择游戏?

可是退一步想的话,我又不禁同情这名学生。随着会考的逼近,各个科目的老师都在快马加鞭,努力不懈地策励着孩子们。故此每星期来个复习测验、模拟考试什么的,简直成为了家常便饭。学生背负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不晓得如何应付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性地“避重就轻”。所以,我并没有厉声责备她,反而给了她一个不置可否的答案。大意是说,选择在她的手中,但是最终的后果是她必须仔细考量的。

选择给予不置可否的回答的我很“残忍”吗?我想不会吧,因为责骂或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怎么让像她一样的孩子明白选择的意义。

不难发现,在我接触的学生当中,有不少患有“选择恐惧症”。他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经常对其后果表现出不愿意面对的姿态。在他们的观念里,“后果”和选择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又或是他们以为不需要承担任何的后果。

然而,他们又爱对我嚷嚷:给我们选择的自由吧!

我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今天的我们存在于一个充满了选择的世界。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在我们的手中如穿过缝隙的流沙,如何拿捏定夺,靠自己的判断。拥有选择的自由是一件美好的事,而每一个选择都连带附上一定的代价,责无旁贷地要由个人担负。这是他们绝对必须明白的道理。

Thursday, October 13, 2016

旧文新帖:半心生活


上一次Z回新,我们没有机会见面,却通过她的妹妹收到了她的礼物。其中包括了一本阅读记事本(Reading Note Book)。但是,把它叫做“阅读记事本”还是有点先入为主,因为这样为它命名纯粹是受书的封面的“Reading”影响。

我在给Z的电邮里告诉她,我很喜欢这份礼物。心里也打定主意,要随身携带这本书,把心情和经历一一书写进去。可是过了这么久,它依旧留在我的书桌上,和其他杂物堆放在一起。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就是舍不得在这本漂亮的本子里留下任何痕迹,宁可“冷落”它。

后来由于要粉刷的关系而整理书房,从书架和抽屉等处找出来的记事本还真不少。几乎每一本里面都有我的一些记录,有些已成短篇,有些则是不完整的片段。然而,这些各型各色的记事本都有着相同的命运——也就是被我“半途而废”地舍弃。

我发现,过去每次想要在记事本里写些什么时,我的兴致总是很快地消散,就像烟花的燃放那样稍纵即逝。脑子里穿流奔涌的思绪总是不能够凝聚在一起,方便我把它们登录下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一直问自己。

有一天,在我二十六岁生日的前夕,答案或近乎答案的概念出现了。

Z出国以后经常和我通电邮,与我分享她的留学生活。一个十八岁不到的女生离家求学的岁月已经占据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而且目的地渐行渐远。她的心灵浮荡着许多对周围环境的碰撞、互动的想法,在她发送来的文字中尽显无遗。这其中确实存在着生命的张力和力量。而当我向她倾诉种种郁闷时,她总会很认真地提醒我要全心全意地活着,不要随随便便、用“半颗心”(half-heartedly)生活。

只用半颗心实在太吝啬了,“半途而废”似乎是这种吝啬的表现之一。正因为我一直没有全力以赴地生活,很多时候,当我在搜罗各种物质或非物质的满足时,我很容易地就忘记怎么去珍惜和表达最根本的自我。


在“半心生活”之余,我竟变得如此怠惰。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6

给我的宝贝学生们的话:除了信心, 我什么都没有


今天约了我中四快捷华文班的学生来,把准备给他们的小礼物交给他们,顺道进行我一贯的“信心讲话”,罗罗嗦嗦地传递祝福……(大家应该已经习惯了, 呵呵)

然后有将重考华文的学生问我:“你对我们有信心吗?”听到这样的问题, 我毫不思索地答曰:“除了信心, 我什么都没有!”口气好像很大,可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是啊,都到了这个临会考的节骨眼了,孩子们该努力的都努力了,可以练习 的也都练习了,疲惫、焦虑的身心高度紧绷,让我很心疼。身为二十多年前的过来人,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情绪过山车:数学成绩很烂的我曾经在数学老师面前绝望哭泣,而当时淡定如山的老师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把手搭在我颤抖的肩膀上,留下了一句冷静且坚定的"You shall pass!"然后我们就一起走出了教室(我没哭,应该是回家继续做练习题了吧)。

最后, 我的确pass了,还考到了特优。

数学老师当年的一句话和一个简单的行动,安抚了濒临崩溃的我,给予了我一个情绪的依靠,鼓励我尽力克服困难。今天我能够大声地抛出那一句由衷的“除了信心, 我什么都没有”,实在要遥遥感谢数学老师。我绝对不会心虚,因为我已经为大家尽了力,最后能够做的就是相信孩子们会做好, 对得起自己。所谓教育,应该包含有温度、有质感的情谊,学生对老师的, 也有老师对学生的。我还在努力地学习着,向回忆里予以过我那么多鼓励和关怀的老师前辈们取经。他们过往送给我的力量,我不敢忘记,一定要传递出去……

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用心鼓舞过我,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们:我陪着你们到今天,我为你们打的气,完全是百分百地有信心的!除了信心,我什么都没有!!!


Tuesday, October 11, 2016

碎碎呢喃:你的名字

其实,我们的名字不都是标签吗?一个让别人指认我们的代号,方便我们在世界上被呼叫的功能性符号。这么生硬地下定义似乎不近人情, 可是我不得不迫使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避对你的名字的执著牵念。以特别刻意的方式处理原本很随性的情愫,是遏制思念的好方法吗?我想,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的。你的名字像刺青绣在我的意识表层,色素却已经渗入血液。在心里默念那三个音节犹如祈祷文,祈求什么呢,是你的回眸还是你的一句寒暄?或许,只要感觉到你的存在就不用为胸口那阵怦然做任何的交代。当我找到呼叫你的借口,便一面欣然付诸行动,一面带着最神秘的微笑。你的名字背后有只容许我触及的温度,在耳鬓轻轻撩过时便留下慰藉。我满足于珍惜着偶尔念出你的名字的幸福感,在你不知情的随意里,我悄悄运作着温柔的仪式。这样的奢侈是平凡日子里的纯然美好,简单而真挚,你却不需要知道到。请只继续和善地配合着让我赏心悦目的莞尔,在你的名字轻轻响起时,我的心跳也跟着舞动它在宇宙间的安详规律。

Monday, October 10, 2016

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不是“服务”, 更不是“服役”

近期在岛国掀起的“教师离职”课题讨论朝, 其实是一碟油腻的(被翻炒了无数次的)冷饭。炒(吵/潮)来炒(吵/潮)去,就是没有让人真的可以好好下咽的结果……而今天在社交媒体上读到的一篇博文,真的让我经历了从义愤填膺到无限唏嘘的复杂感受。这篇博文的作者, Mr Brown义正言辞地反驳了一位《海峡时报》言论版来信者针对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老师)是在提供服务(providing a service)的看法,在我看来, 他彻底地击碎了对方近乎自以为是的谬论,让我看得很过瘾。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时候看着一些人对我们的要求实在觉得只有摇头兴叹的份。象是那封言论版来信的作者认为的, 老师是在提供“服务”, 因此应该不惜代价地为“顾客”的满意付出。她还说,身为“顾客”的家长有权利挑选最好的学校提供最优值的“服务”,言下之意就是:老师的职责等同于“服务”, 甚至“服役”,没有埋怨的理由, 只有不断弯腰屈膝来配合家长和学生(只有合理没有不合理)的要求。这样的“盛气凌人”毫无必要,不但无法突出对教育的尊重,更显得无知和蛮不讲理。

试问在学校里服务的老师们除了教学的工作,不都还需要肩负其它职务吗?在这里不冗赘罗列,可是在以学生利益为先的前提下而忙碌的事项可多了。许多关怀学生的同仁对于一大堆的工作始终是甘之如饴的,又或者在一些宣泄后仍会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拜托,老师还是人啊,当然会累会烦啦……)。可是就算真是无敌铁金刚一般,老师们确实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不是被贴上标签来奴役啊……

以前听人说过:“合理的要求是锻炼; 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除了觉得幽默,也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只不过,在面对重重考验的当下,老师们不需要被缺乏知识或同理心的人当作可以蹂躏的对象,将我们的专业视为可践踏之物,那未免太令人吃不消了。

别把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扭曲成“屎命”,让老师快乐地执教育人,那样不是双赢吗?








緣來我那么爱你——写在民国105年10月10日前


今天,朋友说我可能是新加坡这里最愛台湾的非台湾人了,呵呵。
我常对人说,台湾是我文学的,她更是我精神的原乡,予我启发和安慰……台大除了养成我的老文青身份,让我在求知识的过程中读了许多、看了许多也听了许多。更重要的是, 我在台大、在台湾结识了最温暖我心的朋友们,一直陪伴我走过这些年月。
或許真的是我和那片土地有著難以解釋的緣分,從到那裡旅遊到最終進入台大念研究所圓夢,在我面對人生的挫折時, 我想到的也是到台灣療癒自己。我与台湾分享的, 不只有欢笑, 还有眼泪。都是真情, 一份不虚、一毫不假。
每次会回去都是带着满怀的乡愁的。不管是走在台北、宜兰、鹿港、台中或台南的街头, 我从来都不会觉得陌生或担忧,有时候甚至比在自家的街道上夜行还自在、自由、自然。台湾带来的幸福感,几乎无以形容。
咖啡、书店、臭豆腐、跨年夜……都是关键字, 都是心头爱。说起台湾, 我的自豪一如我是那方土地的一部分, 而我想, 也差不多了。

原来, 我那么爱你。经历了人生种种,剩下将不变的感情,除了对家人、朋友和文学,就只有台湾了。对台湾, 我想说我爱你, always and forever

Sunday, October 9, 2016

碎碎呢喃:十年一跳

和朋友随便聊什么话题,说到过去某个时候做的某件事或去的某个所在, 一计年似乎就是十年一跳,想起来令人不免有点心惊。十年一跳,那么一个纵身(或记得不过只是个“转身”),时间究竟去了哪里呢?勉强安抚惊魂,然后仔细检视起那几段仿佛没有离我和当下太遥远的回忆,抚摸着、擦拭着,一切的历历在目。那些瞬间的自己当然对未来浑然不知,更不会意识到有个全知的“我”在怜惜万般地观看她,并重新感受着当时的喜怒哀乐。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天真与幸福,担忧和怨瞋,或许对今天的我都有遥遥的决定作用,如蝴蝶之薄翼的拍动可能引起的千里外之风暴,who knows,懂我的他/她们深知我的脾气,都清楚我对时间的敏感度甚高,心情的风向总会为之影响,所以大都会默默地陪着我,看我的反应。没多久,我大概就会耸肩对身旁的友人眨眨眼,表示我ok,眼看对方也松了口气, 我们才继续侃侃而谈这些岁月的故事,时间不断向前流淌,让我不得不学习举重若轻,在十年一跳的悸动里习得淡定的能耐,方可优雅地在必然中徐徐老去(或说“成长”?)。

借力打力


我必须坦诚,一开始我也并没有太留意向洋参加《中国新声音》歌唱比赛这条娱乐新闻。直到他进阶到相当的程度了, 我才在周围的一阵骚动中去找了他的比赛视频来看, 听听这个小帅哥的歌声。挺不错嘛,噢,打进决赛了耶……

娱乐头条的炒作就是这样吧,一旦有了热点、卖点,当事人背后的细节也会被端上桌。当然有人谈论他的外貌之优,也有人强调他的家世,更有对于他的中文程度的点评(以及免不了的现身说法)。

一个印尼华裔出身的大男孩到中国大陆比赛,唱 的还是歌词或许对他颇具难度的中文歌,不容易啊。得了第二名后, 他在发表赛后感言的视频里也“提醒”学生们不要忽略华文, 要专心学习, 好好听写和写作文,因为you never know when it is going to be useful。一个“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概念吧。

有人或许会认为, 这样的说辞不是我们华文老师天天拼命传达的讯息吗?时时刻刻想方设法要让莘莘学子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有努力纠正一些人对华文的观念偏差、扭转排斥心理(相信我,这是非常累人的活儿,很多时候还吃力不讨好!)。向洋这么一讲, 凭借他的偶像魅力,是否就事半功倍了?

要面对的事实可能正是这样:他唱的,比我说的要好听, 没错。他的说服力较华文老师来得大,因为他是与众不同的“过来人”?有人会诟病这一点, 觉得学生干嘛就这么肤浅呀,学习语文不是本来就该好好做的事, 还需要那么多的justification和连哄带骗吗?

或许, 还真的很需要。

从一个华文老师的观点来看, 我是感谢向洋的“发声”的。把 他说的“肺腑之言”当作助力,用以推动孩子们更用心学习,倘若成功了, 也是功德一件啊。在日复一日的叨叨絮絮和使劲浑身解数都有人拒绝尝试努力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实在已经have nothing to lose了。能够借力打力,透过一个活生生的强大例子帮我们省一点气力,让小朋友们有个“大哥哥”的榜样可看, 何乐不为?

纵使不是每个小孩日后都要到泱泱大国发展或是成为大明星,
可是多掌握一种表达的工具总是无害的。计划在中国大战拳脚的向洋还必须在语文上下功夫, 接下来的这些年, 他的“学好华文”效应可能还有作用,我想, 继续用他借力打力,应该是可行的。

况且,如此赏心悦目的示例, 还真不好找。

Saturday, October 8, 2016

旧文新帖:关于独处

再度因为偏头痛发作得厉害到附近的诊所就医。医生配了我常服用的药物后,一面写病假单,一面问我是否记得他曾经给我的建议。他说,碰到偏头痛发作的时候,不妨找一个阴暗的房间,远离任何吵闹的声响和刺眼的灯光,独处一下。我说, 我当然记得他的劝告,只是要真的做到谈何容易啊!就算真的做到能够好好独处,却得在病中方能如此,讽刺也多于安慰。

可是对一般人来说,独处是必需,也是一种艺术。

一直相信,人不是孤岛,可是总免不了寂寞(No man is an island, but no man is never alone)。人不能控制寂寞降临的时刻,因此有人在拥挤的人群中也会感觉孤独、无助。在偶然的邂逅中,当某座孤岛在汪洋中的飘摇,碰上其它的孤岛,绝对是有可能擦出令人惊喜的火花的。在这美好想象的推动下,一个人的存在状态可以得到更正面的诠释,不再只染着哀伤之色,而开始接受丝丝幸福的附着。

独自一人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是方便内省的进行。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不可逃避地必须与自己正面且真诚地对话。被友伴包围或身处拥挤人群中时,发自内里的声音很有可能过于微弱,以至完全被掩盖过去。长久得不到釋放的声音会与当事人渐渐疏远,就像不肯借助镜子观照自己的人,结果或许便是遗忘自己的真面目了。

可是不甘寂寞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因此才会存在那么多以抒发寂寞之空虚、伤感的文化产物。以泰然自若的姿态安于与自己相处,显然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每日穿梭 在城市的迷宫中,尤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对独处的抗拒。在和自己相互凝望时,害怕的是窘境的来袭,届时不知所措,周围又没有能够“搭救” 自己的友伴。这是太多干物质扰造成的问题,过于复杂的生活形式把原本单纯、清净的人心内在搞得乌烟瘴气,真的和自己照面之时,便慌乱无章。

所以要不断自勉: 人到世间本来就是孑然一身,能够习惯独处,其实只是回到根本。




碎碎呢喃:关于“理想”之路

苍白与冷
不必发生在寒冬
艳阳下的漠然
已致命
然而重生在即
且必须
紧随

走在攸关“理想”的路上时,常会面对不确定的低自信,抑或是不被理解的孤立感。原先还以为长了年纪便等同于免疫力的增加——脸皮厚一些、心脏强一点,什么都能够淡定承受的。我显然高估了自己。只是那份在乎的牵绊,再遇上一阵令人感到失落的挫败,仍会小小感受到带点刺痛的无措。然而不是应该都习以为常了吗?扪心自问,还是放不下一些不甘的。还有一些属于最平凡的执着的埋怨和忧伤吧。可是也因为重复的频率之高, 让我反复练习了自我的疗愈。结果仍未有办法根植,但多半还是能够用一小段时间来修复心头的缺口的。而我仍坚持走在这条路上。路上的风景明明暗暗地交替调性,一直绵延着就对了。它没有尽头,因为所谓的结束与否是由我决定的。长久以来,就算再委屈或失落,我都不忍心弃守,象是有根隐形的线索把 我和它系在一起,我存在的意义便就此依附于斯了。理想之路或许没有必要到特定的“哪里”, 没有明确的终点站,一切保持流动和灵活。关键在于经验的美好(包括笑与泪)和旅程的完满,这都是彳亍中汲取的养分。把遇到的那些不顺或不悦看作必然的代价,用以平衡心灵的收支,让那些崎岖不平锻炼我的意志吧,这次也和以往一样,不能言败,要再接下去阔步向前。因为没有退路这回事。




碎碎呢喃: 一口玛德莲的流年与瞬间

那天买了一包“文学零食”——法国作家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在其大块头小说《追忆似水流年》中写到的糕点,玛德莲(Madeleine)。被大师纳入巨著的特点从此名声远播,成为书迷齿缝间的追索。尝一口美味便如同置身一个文字经验的现场,一个写作时空里那么稍纵即逝的瞬间,所得的收获究竟只是一阵甜腻,还是更多,就因人而异了。而若普鲁斯特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百多万字的小说, 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为“感觉经验”(sensory experiences)发声,提醒人们不要忽略那些最日常的生活细节:一口茶的温度、一页书的温柔、 一片落叶的舞蹈……有时候慨叹,生命被活得l流年太多、瞬间太少——the years go back in a flash and cherished moments are but few.是自己在忙乱中患上短视的毛病,就算早就知道该多多留意每个经历里的细枝末节,品味箇中真意,也往往健忘或鲁莽地忘记了要用心。唯有在偶尔静心的时刻,脑子里闪过一道微弱的灵光,记忆起大师说过的警句慧语,才会在流年的浪潮中故意停下,倔强地把握那个当下,把感动的主权略略夺回来。一来一往, 周而复始,凡夫庸俗的一生时而闪现光芒, 也不至于那么苍白吧。谨此感谢那份玛德莲,让我偶发这思绪的涟漪。

Friday, October 7, 2016

旧文新帖: 离岛后的回眸

曾经,我有过一座属于我的岛,丰润我的羽翼、哺育我的心灵。

此时,我是一只选择在记忆中盘旋的鸟,视野所及只见那梦一般的岛。

(我不是《阿非正传》里那只没有脚、注定永远漂泊的鸟。故此,我的命运应该没有那么惨烈;我的故事应该不至于太凄凉。)

在记忆中盘旋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偶然生起一丝恐惧,害怕离岛时带走的回忆会随时万劫不复地消失掉。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的确像是惊弓之鸟,心里总是太容易感到惴惴不安,害怕在离岛多年以后,会有认不清它的一天。

            周围有一些和我有着类似身份的朋友,同样离岛多年、同样眷顾着岛。大家有时候在一起聊起了它,一面轻拍疲倦的翅膀,一面流露眼神里的迷蒙不清。岛是我们共有的记忆停泊处,虽然期限不过是短短的两年,虽然我们终将各奔东西,且有极大可能不再有机会重温永远不再的过去。

等我再次回眸,十年晃眼便已过去,时间的流沙已经悄悄侵蚀那座记忆中美好、纯朴得甚是朦胧的岛。来自此岛的我们都知道沙砾是无情的,对于那岛,它没有赦免的绝对义务,只有湮没它的绝对权力。

(与我分享过那座岛的群鸟们,常常在集体思量的沉默中面色哀伤,平日再能言善道者也失语于任何关乎岛的话题。)

            那夜,我与一名昔日同窗“不小心”(感性的流露在理性的世界里是棱角处处的)谈起当年在岛上的日子。我们得脚步声敲响了回忆的长廊,发现一个个色彩鲜明的人和物丝毫没有改变地定格了,什么都可以在虚幻中得到保存,只有我们已经不复往昔。心态的改变最不堪了,我们的结论在旧日的默契中悄然定案。

我不会忘记,两人都苦笑着同意,我们不应该太眷恋岛的任何部分,因为一旦认清了其变质的事实,必然感慨不已。可是,我们之间的话题都都转转,又老是倔强地回到原点:那个放任我们稚嫩的梦想起飞的岛。


那个今非昔比、回眸不免心恸的昨日之岛。

Thursday, October 6, 2016

旧文新帖: 天才蓝调

评论或分析现代“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著作太多了,纵使多得内容素质参差不齐,却也自成一派精细的研究学问。对我而言,张爱玲是我最早开始阅读的作家之一,她的文字在我阅读的不同阶段中不断地给予我新的震撼、新的启发。

            最近我因为在阅读另一部研究张爱玲的书籍《孔雀蓝调:张爱玲评传》的关系,也重读了张早年发表的《天才梦》一文。张爱玲的聪明和早熟使她在写作方面展露的锋芒超越他人,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更令我感慨的,则是纠缠张一世的“英才不被世俗所容”的悲哀。

《天才梦》的确是一个少年天才写来随意但藏不住其中无奈的告白。难以置信的是,一个那么年轻的女子竟能够在文章中流露何其细腻的真情实感,透过对自己生活的素写,让世人深刻地感受到她骨子里的不幸——一个天才梦幻一般的才情在平凡生活中宿命似的格格不入。没错,阅读张爱玲的生平事迹,犹如阅读她的小说。用“悲剧”来形容她的真实人生却似乎俗气了一些,因为聪颖的张爱玲不像她笔下的一些悲剧女主角那样无知或无视于自身的惨烈命运。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是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留下的结尾。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的画面,是身材纤瘦的张穿着一件乍看华丽,却在瞬间被千百只虫子腐蚀的旗袍。她的脸上挂着的、姿态流露的仍是一副孤傲的气宇,仿佛在香消玉殒的最后一刻也要慵懒地跳完一支由蓝调伴奏的慢舞。

我永远不会知晓张爱玲的人生观里是否蕴含了“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成分。

但是我相信,身为天才者或许就必须付出被误解,甚至被排挤的残酷代价。因为平凡就像一袭能够让人隐身的魔术袍子,而过度突出的光芒则是会刺痛旁人眼睛的闪亮华服。过于抢眼的魅力时常得不到善意的包容,它的脆弱往往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所以,蓝调悠悠响起时,天才的噩梦才正开始。